與AI共繪春日

課間休息時,我無意間瞥見窗外那株玉蘭樹,花苞鼓鼓的,像一個個小拳頭,仿佛在積蓄力量,準備一拳打出一個春天來。

看着這生機勃勃的景象,我突然心血來潮,想畫一幅春暖花開的畫。可惜,從小到大,我的繪畫水平一直停留在“火柴人”階段,畫棵樹都能被誤認為是一根插了牙簽的土豆,畫個人都像妖怪,可是我真的想把春天畫出來,到底該怎麼辦呢?正當我不知所措時,突然我靈機一動,決定求助AI——我的智譜清言。

打開智譜清言,我輸入了簡單的提示詞:給我生成一幅春暖花開,陽光明媚的圖畫。沒過幾秒,它便生成了一幅畫。畫面上有花有樹,有陽光有草地,整體氛圍還算不錯,但花朵的顔色卻顯得有些寡淡,像是被太陽曬褪了色。我皺了皺眉,心想:“這花也太素了吧,春天可不是這麼低調的季節。”于是,我果斷輸入指令:花朵更豔麗些。

AI果然聽話,立刻調整了畫面。再看時,花朵果然鮮豔了許多,紅的像火,粉的像霞,黃的像金,仿佛每一朵都在争相鬥豔。我滿意地點了點頭,但很快又發現了新問題——背景有些模糊,像是被一層薄霧籠罩着。于是,我又輸入:背景更清晰些。AI二話不說,立刻把背景處理得清晰明亮,遠處的山巒、近處的草地,甚至連樹葉的紋理都清晰可見。

接下來,我又開始“挑刺”:天空不夠藍,加點藍色吧。AI立刻把天空調成了湛藍色,像是被水洗過一樣,幹淨得讓人心曠神怡。看着這藍天白雲,我突然覺得畫面裡少了點什麼——對,人物!于是,我輸入:加個立體的人物,最好是小孩,在草地上奔跑。AI很快照辦,畫面上多了一個活潑的小男孩,正張開雙臂在草地上奔跑,臉上洋溢着無憂無慮的笑容。

“嗯,不錯,但總覺得還缺點什麼……”我摸着下巴思考了一會兒,突然靈光一閃:“再加隻小狗吧,讓小孩和小狗互動。”AI立刻在畫面中添加了一隻毛茸茸的小狗,正追着小男孩跑,尾巴搖得像個小風扇。小男孩回頭看着小狗,笑得更加燦爛了。整個畫面瞬間充滿了生機和趣味。

看着這幅畫,我不禁感歎:AI真是個好幫手啊!它不僅能快速完成我的指令,還能用文字告訴我它是如何一步步按照我的要求修改的,最後還不忘問我是否滿意嗎?這種态度,簡直比某些設計師還要敬業。關鍵是,它從不會抱怨,我一次次的要求,它也不會嫌我煩,更不會因為反複修改而發脾氣。這要是換成真人設計師,估計早就撂挑子不幹了。

不過,轉念一想,AI雖然聽話,但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它無法真正理解我的情感和創意,隻能根據指令機械地調整畫面。它畫出的春天再美,也少了一點人情味,少了一點我心中那種對春天的獨特感受。畢竟,春天不僅僅是藍天白雲、花草樹木,它還是我窗外的玉蘭花苞,是我對萬物複蘇的期待,是我心中那份無法用語言完全表達的喜悅,我畫不出來,但是可以感受出來,而這些是再高端的AI都無法理解的。

盡管如此,我還是很享受這次與AI的合作。它讓我這個“繪畫小白”也能體驗到創作的樂趣,甚至讓我有了一種“我是藝術家”的錯覺。雖然這幅畫最終是由AI完成的,但其中的每一步修改、每一個細節,都融入了我的想法和期待。這或許就是科技的魅力吧——它讓不可能變成可能,讓普通人也能觸摸到藝術的邊緣。

最後,我看着這幅畫,心裡默默對AI說了一句:“謝謝你,雖然你隻是個程序,但今天你讓我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當然,AI不會回應我,它隻會繼續安靜地等待我的下一個指令。不過,這已經足夠了。畢竟,春天來了,花開了,我的心情也像這幅畫一樣,變得明媚而燦爛。

這次與AI的合作讓我意識到,科技不僅能改變我們的生活,還能讓我們以全新的方式表達自己。雖然AI無法完全替代人類的創造力和情感,但它無疑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或許,未來的某一天,我們每個人都能借助AI,成為自己生活中的“藝術家”。到那時,春天将不再隻是窗外的風景,而是我們每個人心中都能描繪的美好畫卷。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