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病了

帶孩子可得小心,昨天早晨窗戶開得太早了,夜裡又下了雨,外面的寒濕之氣進入,寶寶畢竟很小,容易被侵襲,今天早晨一起床,我們就發現寶寶發燒了。

生病的寶寶食欲有所減退,而且有些纏人,不想自己玩,總是讓媽媽抱,頭靠在媽媽的肩膀上,有些沒精神。爸爸買回了小柴胡顆粒,給他沖在他的小碗裡,味道不好聞,寶寶頭扭到一邊說:“不要!不要!”我們給他講道理,他似乎能聽懂,可憐巴巴地說:“噢,噢。”我抱着他,他媽媽端着碗,用小勺盛着給他喂藥。我說,寶寶有病了,吃完藥,病就好了。他馬上說:“看大水。”意思是,病好了就可以出去看大水了。為了能出去看大水,那麼難喝的藥,寶寶主動張開嘴喝了,雖然難喝得身子都抖,眼睛一擠一擠的,還是堅持喝完了,這一點,一般孩子可真是做不到。

都說小孩子生一次病,就會長一點點,果然是這樣的。這次病了,句子說的更完整了,會說:“媽媽抱寶寶。”主謂賓都有了。媽媽上班走了以後,句子的主語有了變化:“姥姥抱寶寶。”

我抱着他,他依然精神不好,我抱他到鏡子跟前,他從鏡子裡看了一眼自己,無精打采地靠在我的肩膀上了。我說湯圓真好看,他神情低落地說:“不好看”。我又問他:“姥姥好看不?”

“不好看。”

“爸爸好看不?”

“不好看?”

“姨姨好看不?”

“不好看。”

“誰好看?”

“媽媽。”

“就你媽媽好看?”

“就媽媽好看。”

有鑰匙轉動的聲音,他“蹬蹬蹬”地跑到門口,等着媽媽進來,媽媽一進來,他馬上跑過去,媽媽一抱起他,他就樓住媽媽的脖子,在媽媽的臉上親了一下說:“就媽媽好看。”

晚飯,平時常給他吃蔬菜面,把菠菜或油菜在小鍋裡煮熟,剁成菜泥,加入小麥面粉,和成面,用小漏勺漏出面魚。再把一小塊熟牛肉或者熟豬肝切碎,摻進煮熟的面魚裡,就是寶寶最愛吃的營養晚餐。但大部分時候寶寶吃素,把一小片豆腐和香菇切碎,在小鍋裡炒一下,然後加水煮一會兒,放一點點鹽,然後把煮好的面魚倒進來,寶寶也是吃得很香。

但是今天,寶寶隻吃了幾口就不想吃了,于是又給他蒸了一點小紫薯,這是他平時最愛吃的,果然他吃得很香,把一根紫薯全吃完了。精神也好了,和我在地闆上玩小汽車。乘他高興,他媽媽抓緊時間去沖澡,我和他爸爸陪他玩。玩了一會,忽然想起媽媽了,他就喊着“媽媽”到處找,發現衛生間開着燈,就知道媽媽在裡面,用小手拍着衛生間的門,哭着喊媽媽。媽媽在裡面說,馬上就出來,他就坐在門口的一個小凳子上,哪裡也不去,怎麼哄他,他都不離開,一直在門口守着媽媽。我舉着一顆葡萄幹,在稍遠一點的地方叫他,要是以往,他一定會興奮地說:“好吃的”,然後颠颠兒地跑過來。可今天,怎麼叫都不離開門口,隻是不斷地叫着:“媽媽,媽媽。”

媽媽很快出來了,寶寶蜷縮在媽媽懷裡,誰叫他都不離開媽媽了。

姥姥感悟:一個人在生命的過程中,智力以及身體的各肌能都在逐漸成長、完善,在這個過程中,最基礎、最重要、最需要培養的生命功能就是情感,後面一系列的再教育都以此為基礎。比如,我們教育孩子要做一個好人,做一個高尚的人,如果孩子不懂情感,他就會很奇怪:我為什麼,憑什麼要做一個好人?情感是善良的基礎。著名青少年犯罪研究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說:一個人如果沒有良知,那麼,智商越高,對人類的危害越大。促進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嬰兒的情感發育,隻有一個辦法:陪伴!

在此奉勸所有家裡有六歲以前的小寶寶的家人,你無論用什麼辦法愛孩子,都比不上好好地陪伴他。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