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 “聖人能成其大也,以其不自大,故能成其大”?

如何理解 “聖人能成其大也,以其不自大,故能成其大”?這段文字出自《道德經》第34章,意思是說:聖人能成為大佬,是因為他們不自稱和自為大佬,才能成為大佬。

聖人成就了不朽的形象,成為了不亡的人物和具有了不滅的影響;也就是成了偉大的,巨大的和宏大的人物,主要是因為他們領悟了真谛,明白了原理,掌握了核心,洞察了本質;他們為人類提供了思想,理論和智慧,為社會創造了文化,文明和文藝;促進了社會的發展,事業的進步和經濟的繁榮。但他們自己卻從不誇耀,從不吹噓和從不标榜,而是很謙卑,很低調和很渺小。聖人正是因為不想大,不自大和不為大,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居無功之位,做無欲之為;所以他們成為大佬。

成就他人是高尚,壯大團隊是成功,服務民衆是偉大,争權奪利是卑鄙,自吹自擂是愚蠢,損害民衆是惡毒。商業文化的核心是滿足市場需求,企業自帶迎合用戶和服務他人的機制,公司自備寬容,謙卑和虛心的屬性,從而擁有了做大做強的機會和可能。農耕文化的核心是霸占土地資源,地主自帶剝削農民和壓迫他人的機制,官吏自備尖刻,高傲和狂妄的屬性,從而擁有了被打倒和被推翻的宿命和結局。企業希望客戶更多,公司希望銷量更大,他們通常會自覺的,自動的和自發的優化細節和完善小事,結果他們通常會越做越大。地主希望土地更大,官吏希望權力更多,他們通常會兼并,控制和侵害他人,鄰居和社會的利益,他們總想自己更大和更多,結果,他們通常會自掘墳墓。

苦口婆心是有為,誨人不倦是縱欲,親力親為是庸俗,自吹自擂是愚蠢。人類的行為是靠法律規範的,是用結果證明的,教育是人為的方式,學習是無為的手段,狂妄自大的最後都變成了渺小卑劣。謙虛謹慎的最終成就了偉大光榮。領悟大道的,無為不欲的,持之以恒的,專心直至的,為小為細的,抓住機遇的,都會成就大業,完成大事和成為大佬。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