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館那點事兒

                        (一)

我覺得我越來越不喜歡吃甜品了。以前去咖啡館一杯咖啡,一份甜點;現在,一杯黑咖,一份漢堡、吐司、或披薩等,總而言之就不喜歡甜品了。

...

今天看一帖子,說是當你覺得蛋糕,飲料,糖果太甜的時候,你老了,因為代謝變慢了,所以那些高糖的東西就覺得甜了。

...

有道理呀,以前我可是無甜不歡。小時候一斤糖果幾天就幹光了,搞得牙齒三天兩頭就疼。我娘如今都還記得從前帶我去醫院看牙的一個橋段:我娘說某次遇到個年輕醫生,又哭又鬧的我竟罵了人家醫生髒話,年輕醫生不幹了,說啥也不給我治了。我娘一直很疑惑,家裡沒人會說髒話,我是如何學得罵人的呢?

...

                          (二)

假期前的某個午後,在中山路逛街,路遇一家咖啡館,走累了就想着進去歇息一下。

...

自從不喜歡吃甜點,再去咖啡館,就會點一份鹹食搭配咖啡。

這家店有點意外之喜:咖啡好喝就罷了,畢竟人家主理人之前是咖啡冠軍。牛肉漢堡好吃,的确有點意外之喜了。

...

漢堡真的好吃,好吃到剩下的半個,毫不猶豫打包帶走,不可辜負帥哥的現場制作。

吃完喝完,仍舍不得走,喜歡店裡的露營桌椅,坐着還蠻舒服的。

...

于是,原本打算歇息片刻,卻一直待到暮色降臨。

                        (三)

村裡有一家窯烤面包店,店主英子一家,像極了多年前三島有記子導演的《幸福的面包》。

從東京移居到北海道的水缟與理繪夫婦倆,在月浦開了一家叫mani的咖啡館。

英子的窯烤面包,同理繪做的面包一樣,大多是一些簡單的全麥面包,看似簡單的面包,卻有誘人的香氣和令人回味無窮的味道。

...

劈柴、燒火,慢慢發酵;時間、雙手和窯火就是最好的烘焙工具。

...

記得影片裡水缟說:“我希望人們吃我做的面包,會吃出四季的味道”

還曾看過一部片子,片名《愛的面包魂》。片中,糕餅用自己一整夜親手做出的菠蘿面包,拯救了愛情,拯救了記憶。

當看到糕餅和曉萍終于在華燈初上之時,在周圍漂浮着淡淡柔美的水藍色中,手牽着手往回走時,我想起一句詩:

“在烤箱的扉頁裡

有一句名言

你拒絕接受人類的末日”。

村裡面包屋,讓我感覺“歲月靜好”的樣子不過如此。

院子的兩位一邊曬太陽一邊看書,沒有太多交談,真的就是安安靜靜在看書;屋子裡,哥哥和妹妹各自安靜地畫畫;一家人的狗子躺在地上肆意飽睡。

...


...


...

而面包與咖啡的香味兀自氤氲在小院裡、屋子裡……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