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讀本書】《AI時代,學什麼,怎麼學》
【基本介紹】
《AI時代,學什麼,怎麼學》,作者和淵;人民郵電出版2024年5月出版,8.8萬字。
和淵,清華大學博士,人大附中高級教師,著有《成為學習高手》《給孩子的費曼學習法》等書。
本書共有三章,主題分别是“人工智能重塑教育”、“AI時代,我們需要具備的八大能力”、“面向未來,做好準備”。
作者認為,教育的本質是培養學生适應未來社會的能力,這本書圍繞這一核心,描繪了一幅教育的新圖景,闡述了在 AI 時代如何重新定義我們的教育目标和學習路徑;強調了 AI 時代的 8 項核心必備技能——提問力、創造力、批判性思維、個性力、高感性力、溝通能力、自驅力和決策能力,這是每一位學習者在未來世界中立足的基石。這些技能不僅僅是職業成功的關鍵,也是我們作為人類獨特的、不可被 AI 替代的品質。
【閱讀感受】
1.
翻閱此書,完全是因為其書名。AI時代,學什麼,怎麼學,這正是我現階段很感興趣的課題。但此書所闡述的和我預期的着實不一樣。
我想要的是一本實用的工具書,比如,現在内容寫作、數據分析、PPT生成、繪畫視頻、外語口語對話等都有哪些APP更好用。
而此書的作者從教育者的角度對AI時代,學什麼,怎麼學所做的思考和探索,更适合于教育工作者和孩子家長閱讀,它能為教育工作得開展人工智能賦能學科教學帶來啟發,也能為學生學習提供指導,為家長更好地理解教育提供幫助。
尤其是本書的第三章充分顯現了此書的定位。第三章由七節組成,每一節回答了一個問題。這七個問題分别是:①既然ChatGPT在标準化考試中表現如此優異,那麼我們還要不要學習?②如何正确地提問題?③既然AI作為一個強大的工具能編程、會計算、可作畫,那麼我們還要不要學編程、數學和繪畫?④AI既能閱讀、寫作,又能翻譯,那麼我們是不是不用專門學習語文、英語等語言類科目了?⑤在現有考試體制下,如何平衡學業成績與未來發展的關系?⑥未來學習什麼專業才能跟上AI時代的步伐?⑦未來選擇什麼樣的工作才能不掉隊?
2.
互聯網時代,“所有行業都值得被互聯網做一遍”。AI 的介入使得個性化學習成為可能,同時也促使教育者反思教育的根本目的。
在閱讀過程中,我感覺作者對教育的思考是有一份理想主義的情懷在的。
作者提出,教育有兩種屬性,一是價值屬性,告訴我們怎樣才能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對應的是理想主義;二是工具屬性,教我們掌握一門可以謀生的技能——對應的是實用主義。
AI“倒逼”我們要更加關注教育的價值屬性,從而成為一個更好的人。與AI不同,我們不是标準化的設定,我們存在的意義是發揮個性、制造“意外”,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作者引用了凱文 · 凱利的《生活的卓越建議:我希望早些知道的智慧》的一句話,“别成為最好的,成為唯一的(Don't be the best. Be the only.)”,也提請大家記住一句話:發揮自己的個性,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作者認為,無論技術如何發展,隻要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那就是一項非常複雜的活動,在培養人方面,技術永遠隻是工具,不可能喧賓奪主。
“有個性、有特長,找到你的不可替代性,找到你的差異化和獨特的生态位”,這是 AI 時代對我們的要求。“借用李希貴校長的話說,教育的目的,不是推輪子,而是撬動油門,是激發學生的學習内動力。說白了,就讓你成為一個對學習這件事,有熱情、有方法、有心氣兒的人”。
作者在書中還提出了一個觀點,“ 一所好學校,不能争第一”。因為一旦一所學校想争第一,那麼它就有可能出現目标滑坡,它的最高目标也許就不再是為了學生好,而是為了學校好。進而,作者提出,發展學生的個性,得從解放老師的專長開始。
3.
作者強調了 AI 時代的 8 項核心必備技能,提問力、創造力、批判性思維、個性力、高感性力、溝通能力、自驅力和決策能力,并認定這8項能力也是我們作為人類獨特的、不可被 AI 替代的品質。
在AI是否能夠替代人類或者說在多大程度上替代人類這個問題上,我感覺作者還是很樂觀的。
作者向ChatGPT提問, 有哪些能力無法完全取代人類?并且說,“我覺得它給出的答案相當不錯,包括了情感表達、創造力、社交能力、自我意識這 4 個方面。”
作者認為,AI 底層的算法邏輯是神經網絡算法。神經網絡算法是基于人類提供的大量數據、上億個參數運算的結果,事實上,它并不具備真正的創新能力。
同樣,她也問了ChatGPT這個問題,并引用了ChatGPT給出的回答。“對我而言,我不具備真正的創造力。我根據被訓練的數據和算法生成響應。雖然我的回答可能看起來是‘創新’的,但它們實際上都是基于我接受的訓練數據的組合和重組。我不能像人類那樣主動地、有意識地創造新穎的概念或想法。我的‘創意’是基于已經存在的知識的匹配和組合,而不是真正的新穎創意。”
在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冒出一些與作者不同的看法。
比如,作者說,“通過科學創新和發明,我們可以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尋找确定性,在複雜和不可預測的世界中尋找一些規律,在絕對的無序中尋找相對的秩序,把人類知識的邊界不斷地拓展,這是從 0 到 1 的探索,是發現未知的過程,是總結規律為我所用的智慧——這一切 AI 都無法做到”。而我卻忽然想起了沈祖芸老師經常說的,“現實世界不是由領域構成的,而是由挑戰構成的”,現實世界需要能夠解決真實挑戰的人。如果AI也能解決真實挑戰,那何嘗不也是智慧?
比如,作者在論述批判性思維時說,“作為人類,與機器不同的地方是我們能獨立思考、能輸出自己的觀點,也能擁有自己的判斷”。此時,我又心生疑窦,批判在這裡是“分析”的意思,它是一個中性詞語,是通過一定的标準改善思維,進而幫助人們做出明智的決定、得出正确的結論。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對我們思考過程的再思考。AI不也有分析和判斷的能力嗎?若按照批判性思維中“批判”的定義,AI不也有批判性思維嗎?
比如,作者在倡導“發展個性,成為你自己”時,我甚至想到,有情感和自我意識也可能成為“軟肋”,特别是在一個把人當做工具人的社會裡,人的獨一無二就沒有意義,他會輸給AI。
比如,作者在“人類擁有決策權”章節中講到,”人類永遠是決策的主體,AI 是我們的助理”、“我們需要有一種自信,AI 隻能為我所用,它是為我們賦能的,不能削弱我們的價值”。我又很想追問:人類的決策權是誰賦予的?這種自信從哪裡來?這時,我想起了尤瓦爾·赫拉利在《智人之上》中所說的,“人工智能能夠自行處理信息,因此也就能夠代替人類做出決策。人工智能不是工具,而是能夠做出決策的行為者。”究竟孰是孰非呢?
很多問題,我沒有搞明白。但我知道,自己遠沒有作者那麼樂觀。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