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轉與轉化
前文《墊高成長的階梯》一文中分享了如何處于生活洪流、盡量減少空轉,又如何立身于社會亂象、做到處變不驚的話題,本文還想就“空轉與轉化”再議一議。
...
農具風車
大家都喜歡遵循時序去撰寫四季轉換的心得體會,這算不算“空轉”?從人生情感體驗上說,應該不算。每年,此類題材的文章,月刊不算,單網絡平台就會有成萬上億計,有的還真以新穎的視角和優美的文句赢得我的青睐,讓我點贊,給我收藏。但不可否認的是,更多的還是屬于應景文字。前些年,為完成日更,我的簡文裡就有這樣的文字存在。現在想來,作為練筆還似可容忍,說文章有多少質量,那可要臉紅的。
大家也會對司空見慣的社會現象經常議論幾句,這算不算“空轉”?從寫作實踐上說,也應該不算,畢竟作者都有對社會現象進行認知、表達甚至揭露的權力。隻是想提出的是,由于寫作者本身所處的成長環境的差異和身份、地位和利益的不同,對某一社會現象會得出迥然不同的結論,這也是公衆在相關信息發布後留言欄中發表的意見呈現各自大相徑庭的原因。
不論上述話題是否屬于“空轉”,我想,寫作者在構思過程中如何進行轉化是相當重要的。尤其是以故事情節為主要表現形式、反映人物性格變化的小說,以意象為主要表現形式的詩歌和以場景、情感為主要表現形式的散文,都要進行感受與體驗的沉澱和轉化,不轉化,就是紀實文學了就是哲理詩歌了就是說理的議論文了。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