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一點兒都不難

以前常說“性格決定命運”,“細節決定成敗”,如今都高喊“人與人之間的最大差距在于思維方式的不同”。

甚至有人說,我們正處于“思考力差距化”時代,所以最重要的事就是轉變思維方式。

想來不無道理,畢竟,人類因着有意識的思維,才成為地球上特别的存在。

其實,我們一直都在想,遇到事情,便會瞬間掃描過去所曆經的一切,然後做出判斷和選擇。

過去經驗靠譜與否,并不影響它成為第一時間的思考資料;信息獲取全面與否,也無礙于它成為輔助思考的證據;思考工具懂否用否,也阻擋不了神經元網絡連接。

一定意義上,思維方式處于知識與智慧之間。知識可以習得,隻要肯下功夫總會得到。而智慧,主要靠悟,佛家有講究機緣的頓悟和遵循時間尺度的漸悟之别。

于我們普通人而言,有熟知的醒悟、覺悟和領悟之分,它們之間的細微差别,暫且不予深究,但有一共性卻是不争事實,即為它們都是深度思考所得。

遺憾的是,我們絕大多時候習慣“淺思考”,常常停留在問題表面淺嘗辄止,很少深入事物的本質或底層邏輯,同時被虛假泛濫的信息包圍和蒙蔽,結果做出錯誤的判斷。

尤其是,當我們漸漸地愛上工業技術帶來的娛樂和文化後,不再熱衷于思考,不知不覺地走向自我毀滅的路上。

因着缺乏深度思考,再多的努力也終将付諸東流。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會造成損失和帶來新問題。

近日小編按主題閱讀法搜羅了一些有關深度思考的書籍,總結了兩點便于記憶和操作的深度思考之修煉“教條”。

              看問題甯複雜勿簡單

都說做人能簡單就不複雜,比較容易獲得幸福,但思考問題恰好相反,甯複雜勿簡單。

心理學者宋懷常先生指出中國人思維有四化危機,即為表面化、片面化、簡單化和情緒化。

他認為,思維上的軟肋是中國科學停擺(“李約瑟之問”)的根因,也是我們教育制度培養不出傑出人才(“錢學森之問”)的症結。

其實更早些時候,十九世紀的中國通明恩溥就認為,中國人的思維隻停留在表面的“是什麼”,而不喜歡去思辨“為什麼”,缺乏對事物深層原因的探索精神。

簡言之,我們中國人思考問題簡單。他甚至說出“生活在中國,試圖找到事物緣由的人是自尋煩惱”這樣極具諷刺的話來。

想一想,當下是不是仍有好多人把“想那麼多幹什麼,什麼也改變不了”挂在嘴邊,如此相似,如此荒誕!

“文明是遞進的,文化卻是回返的。”

正因如此,學者們将中國人思維缺失邏輯思辨,拒絕複雜性,抑制多樣性,歸結于傳統文化影響,造成“擇一而從”固守簡單的後果。

所以,務必克服以往簡單結論式思維慣性,否則擋不住類似“雙黃連”這樣的淺薄鬧劇,也搞不清是螞蟻還是蝼蟻的現代陷阱。

質疑是開始深度思考的第一步,接下來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思維定式誤區,然後在充分掌握深度思考工具的基礎上進行刻意練習。

倘若始終陷入阻礙深度思考的思維定式中,不僅極易産生偏見,實難有看清問題本質的可能。

世事複雜多變,怎會處處2+2=4這樣的道理嘞?

其實,我們文化中也有很多諸如“三思而後行”“謹言慎行”“三人行必有我師”等這樣的名言警句。

真相從來不是顯而易見的。看問題,越簡單越沒出路。遇事多雜想,多深思。更加複雜才能找到緩解或解決複雜問題的辦法。

              聚焦未來不斷追問價值

驅使我們做深度思考的最簡易有效的辦法就是追索自己的欲望,拷問自己追求的價值,說白了就是你到底想要啥!

我們之所以總是困頓于各種選擇掙紮之中,皆源于不能把握價值取舍所緻。

很多時候我們看似很努力,實際上是陷入了盲目的勤奮之中,然而若搞錯方向,一切作為注定是徒勞無功的。

價值觀因人而異,且動态變化。它因人的情感、性格、文化、閱曆、知識而異,并滲透進我們大腦各不相同卻糾纏至深的神經網絡裡。

所以,僅僅追尋人的行為軌迹數據未見得出關于人的精準價值判斷。因為機器智能不懂“自由”,不懂“信仰”,不懂“愛”,也不懂“我在思考”這樣抽象的概念。

香奈兒前全球CEO莫琳·希凱現身說法,她将自己的成功有賴于深度思考,即不斷逼近事物本質的思考。

在未來,最有價值的事就是認知升級與自我精進,而這一切離不開深度思考的成全。“你越能觸及問題的本質,得到真知灼見的效率就越高。”(香農語)

從未深度思考的人,可以想見會走多少彎路,浪費多少努力,又得到多少遺憾啊!

我們以“雞娃”為例,這裡不談其背後社會階層焦慮之現實,隻聚焦于“孩子成長”這一本質訴求。

首先,必須認識到:養育和教育孩子,我們隻有一次機會。其次,要明白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稀缺。

經濟學家最常說的就是“資源稀缺”,所以家長們擔憂之事無非是在獲取相對有限資源的排位資格問題。事實上,真正稀缺的是“遠見與價值”。

我們似乎一直被所謂的掌控感牽制着走,希望得到社會系統慣性給予我們偏愛,做着規劃人生安排的确定性努力。

然而,對于不确定的未來,正确的方法不是考慮“如何保護現有的優勢”,而是要考慮“如果沒有現在的優勢,将怎樣才能建立一種新的姿态?以什麼樣的方式才能更好地為明天負起責任?

在生活中,正确的道路通往的地方與錯誤的道路通往的地方都同樣難以預測。所以,我們必要給自己留有變相的騰挪空間。

傳統思維是面向過去的,正确的思維是面向未來的。認清自己所處的位置,思考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法。

約瑟夫·坎貝爾說:“隻有心甘情願放棄精心策劃的生活,我們才能擁抱前方翹首以待的人生。” 讓我們在不斷嘗試中修煉面向未來的思考方式吧。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