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戎之舉:晉悼公霸業後顧無憂

春秋戰國故事175

公子嬰齊死後,楚共王任命右尹公子壬夫為令尹。公子壬夫生性貪婪,一再向屬國陳國索賂。陳成公不堪忍受,便派轅僑如出使晉國,提出歸順的請求。

晉悼公先在雞澤(今河北邯鄲市東北)會合諸侯,又再次于戚地組織會盟。吳王壽夢也參與修好,中原諸侯勢力大增。

楚共王對失去陳國的依附十分震怒,歸罪于公子壬夫,将其處死。用他的弟弟公子貞(字子囊)接替令尹一職。楚國大舉閱兵,出動五百輛戰車攻打陳國。此時,陳成公已經去世,世子弱繼位,被稱為陳哀公。陳哀公害怕楚國的武力,重新歸附了楚國。

晉悼公得知這一情況,勃然大怒,要起兵與楚國争奪陳國。忽然,有人來報,無終國君嘉父,派遣大夫孟樂到了晉國,獻上了一百張虎皮和豹皮。

孟樂上奏說:“山戎各國自從被齊桓公征服後,一直安定和平。最近,因燕國、秦國弱小,山戎窺視中原,認為中原缺乏霸主,重新大肆侵占擄掠。我們國君聽說晉君精明強幹,将要繼承齊桓公和晉文公的霸業,不遺餘力宣傳晉國的威嚴和恩德,山戎各國因此都願意受盟。國君派我前來征詢意見,請您定奪。”

悼公召集衆人商量對策。大家都說:“戎族野蠻,從不與中原親近,不如讨伐他們。過去齊桓公稱霸,先平定山戎,後征伐楚國,正因為他們是豺狼的性情,非武力不能制服。”

隻有司馬魏绛力排衆議,說道:“不行。如今諸侯初步聯合,霸主大業尚未成功,如果起兵攻打戎族,楚兵必然乘虛而入,挑釁生事,諸侯必然背叛晉國,投靠楚國。夷狄如同禽獸,諸侯如同兄弟。現在得到禽獸而失去兄弟,并非良策。”

悼公問:“可以與戎族講和嗎?”

魏绛答道:“與戎族講和有五大好處:戎族與晉國相鄰,土地廣闊空曠,土地廉價,貨物昂貴,我們用貨物換取土地,可以擴充領土,這是第一項好處。平息了侵略擄掠,讓邊境的民衆得以休養生息,安于耕種,這是第二項好處。用德行安撫遠方戎族,免于戰争勞苦和殺戮,這是第三項好處。戎族事奉晉國,四方無不聽命,諸侯畏懼而順服,這是第四項好處。我們在北方無後顧之憂,就可以專心對付南方,這是第五項好處。有這五項好處,主公還顧慮什麼呢?”

悼公十分高興,立刻命令魏绛為和戎大使,跟随孟樂一起先到無終國,與國君嘉父商議操作細節。


...

嘉父便号召山戎各國會集無終,歃血立盟:“如今晉侯繼承霸業,主持中原盟會,戎族各國願意遵守合約,捍衛北方,不侵占擄掠,不背叛盟約,各自保證安定和平。如有背棄盟約者,天地降罪!”山戎各國受盟,歡歡喜喜,将土地獻給魏绛,魏绛卻分毫不收。

山戎各國紛紛贊歎說:“貴國使臣真是廉潔!”對他倍加敬重。魏绛将盟約情況回去報告悼公,悼公喜悅不已。

本故事基于《東周列國志》《左傳》等進行編寫,原創作品,持續推出。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對作者的辛勤勞動表示感謝,侵權必删。

吳楚交鋒:鸠茲水戰

楚共王與晉悼公之争:宋、鄭鹿死誰手?

趙氏複興:晉悼公撥亂反正

晉國内亂:“三郤”遇害與厲公之死

晉楚相争:鄢陵之戰(下)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