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T UP
有的領導在台上講話,慷慨激昂,抑揚頓挫,手舞足蹈,唾沫橫飛,臉部表情氣象萬千;有的領導則一臉死相,音調低沉,照本宣科,讓人昏昏欲睡。
無論那一種,台下的聽衆照樣可以充耳不聞,刷屏的、玩遊戲的、甚至打瞌睡的,一點不耽誤,無非有點無聊。
說實在的,除了頒獎大會和批鬥大會,其他的大會都沒什麼意義。人人厭倦大會!
開大會一定要少說,發言最最長不要超過半個小時,多了都是廢話,不會有人願意聽的。講得越多,入腦入心的越少。講話講要點就可以了,要相信聽衆的理解力。
具體問題,往往實際操作人員更專業,外行領導内行,隻能把握方向,監控目标。講的太細,說不到點子上,反而降低說話的可信度和說服力。
即使是内行,也要少說。解決問題的路徑有很多,你的方法不一定是最好的,最合适的。不要以老賣老,不要擺老資格。
時代在進步,情況在變化,必須讓下屬有執行細節的自由裁量權。隻要手段正當,達到效果,就是滿意的結果。充分授權,員工有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空間,員工更有成就感和獲得感。
我有一個朋友曾經向我抱怨,他的駕駛員原來在部隊裡是給參謀長開車的,他很開心,以為撿到了一個寶。結果,老是走錯誤,讓他很生氣。
我知道他自己是一個老駕駛員了,車技很好,道路也很熟,就對他說,你肯定幹預太多了,喜歡在旁邊指手畫腳,你越說他越緊張,越容易出錯,還會傷他的自尊心。
給部隊領導開車的,車技肯定棒,但地方上的路線不一定熟悉,你讓他錯幾次,給他一段熟悉的時間,基本素質在那裡擺着,肯定沒問題。
你在車上打個盹不好嗎,瞎操心什麼,搞得大家都很累。果然,他以後把嘴閉上了,一段時間以後,情況就好了。
處于優勢地位的人,往往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莫名奇妙的優越感,喜歡教訓人。不管是粗暴,還是循循善誘(其實是喋喋不休),都讓人讨厭。
但是我們的很多家長就是這樣的人,把自己當領導,把孩子當下級。要麼态度生硬,打擊孩子的自尊心,要麼喋喋不休,讨人嫌。
如果自己身邊總是有一個人給你挑毛病,或者抓住一點毛病上綱上線,無限擴大,你是什麼感覺?如果有一個吹毛求疵的婆婆,或者一個橫挑鼻子豎挑眼的丈母娘,你是什麼感受?大概就甩手不幹,消極怠工了吧。
孩子也是這樣,當你發現孩子一道題目做錯了,提示一下要點就可以了,讓孩子自己去琢磨。孩子自己糾正了,他會很開心,而且證明是真正懂了、理解了。往往有些家長,喜歡逞能,仗着自己多讀了幾年書,于是就當起老師來了。小學課程大概你能應付,初中呢?高中呢?
更有甚者,喜歡借題發揮,說一些不着邊際的話。想當初我怎麼這麼樣,條件怎麼怎麼差,你現在條件好了,卻不懂得珍惜。為了供你讀書,我現在怎麼怎麼苦,怎麼怎麼操心。你的哪個同學怎麼怎麼好,你有他一個零頭,我就謝天謝地了。你怎麼這麼笨呢?你是遺傳了誰的基因啊?你是不是我生的呀!
有這樣的家長,孩子是很不幸的。
如果寫文章,看不看在我,我有自主權。如果是開大會,你說你的,我可以不聽,甚至可以打瞌睡。兩個人面對面,弱勢的一方就吃苦頭了。
應該提倡溝通,溝通是一種平等的交流,人格平等基礎上的交流。一個人唱獨角戲,是直流,最後的結果很有可能就是斷流,孩子以後就不理睬你了,你說一千句也沒用,都是垃圾,一個一句頂一萬句,這才是本事。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父母啰啰嗦嗦,容易給孩子的心理造成負面影響,典型的結果就是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記憶力下降,專注力下降,做事猶猶豫豫,沒有主見,怕犯錯誤,喜歡看他人的眼色行事。家長自己則變得焦慮,身心疲憊。羅嗦的毛病,做媽媽的尤其要克服。
還有的家長作風專制,以為孩子什麼也不懂,一切都要求按自己的命令辦,而且很具體,樣樣事情要做主。我們說,一句頂一萬句,那是結果,不是開始,你又不是皇上皇太後。
還有一種隐蔽的專制,看上去很民主,威脅利誘,循循善誘,中心思想就是要孩子服從自己的安排。
最要命的是遷怒。
我們在單位難免不順心,與鄰居可能發生龃龉,甚至馬路上也會遇到不開心的事,或者夫妻感情出現裂痕。有時孩子就成了出氣筒、成了遷怒的對象,尤其是孩子做錯事的時候,讓你找到了發洩的管道。
你有時是不自覺的,态度生硬,不耐煩,不友好,自己沒感覺,但孩子很敏感。嚴重的,則猶如狂風暴雨,如秋風掃落葉一般,以泰山壓頂之勢,污言穢語、諷刺挖苦都傾瀉到孩子身上。
孩子們應該大膽地吼叫:SHUT UP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何況那是你的孩子呢!
- 上一篇 有了寬松的環境,孩子的自我意識,才能更好地發展
- 下一篇 對您愛愛愛不完!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