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慢慢來——《你生命的前七年》連載
自從有了孩子, 媽媽每天都會收到各種培訓班、興趣班、學習班的電話,讓我們帶你去試聽。你應該記得,我們曾經參加過一些類似的試聽活動,但是媽媽特别不喜歡工作人員放大一些概念,比如:要赢在起跑線上;孩子會更優秀;或者把某個孩子當成樣闆,促進家長的焦慮,給孩子報班。你也參加過一些興趣班,比如:畫畫、機器人、英語、跆拳道,都是你自己感興趣,願意學的。跆拳道班你學習了一個學期,不喜歡了,媽媽不會勸你,按照你的意願暫停了學習。
媽媽從來都認為,成長是一個件需要慢慢來的事,而很多家長、長輩,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五六歲就要登上人生巅峰,當神童,樣樣精通,甚至上電視,好像那樣才能讓他們“有面子”,但是媽媽的面子要我自己去争取,而不是由你來幫我得到。社會普遍有一種風氣,如果誰家的孩子,隻是一個普通的孩子,是一件不對的事,就應該“趕快”向那些“優秀”的孩子看齊,媽媽從心底覺得這樣的思想特别“扭曲”,或者說出發點不對。我們無法全面跟蹤這些“優秀”的孩子,但是我隻知道,我不願意讓你變成大人眼中的“優秀”。
對于你的未來,媽媽從來不着急,因為我知道,你經過童年、少年、青年,到最後成年,甚至一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不需要你在童年的時候有多好的成績,或者多麼優秀,你隻是一個孩子,你就是要從不懂事到懂事,不會到會,很多方面都需要不斷的練習,要有一個緩慢的成長期,會犯很多錯誤,之後改正它,會慢慢變的懂事,這才是有滋味的人生。我更不想過早的開發你什麼,那些大多數家長看重的東西,比如:才藝、分數等等,媽媽都不太看重,更不在乎。
我一直都是用”一生“的維度去看待你的成長,我特别在乎的是:你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你對學習本身的興趣,你能否有一套很棒的價值觀體系等等,那些将會長遠影響你一生的重要問題,才是媽媽真正關注的。至于學習知識、考試、興趣班,這些東西都是你随時想學,隻要你真的想學,在你任何年齡段都可以去學習的,因為你擁有了比知識、分數更重要的心靈内核,内在驅動。
媽媽看到過太多孩子由于過早的被開發,當成長到初中階段,會出現各種問題,厭學、找不到興趣,覺得學習沒意思,他們已經過早的消耗了内驅力。甚至一些成功的”童星”,當他們長大,都會逐漸退出公衆的視線,并不會持續成功,永遠成功。你在童年階段,快樂和探索是你的人生主題,媽媽會當你的導遊,給你介紹很多我認為有意思的事物,你負責去體驗,去感受。等你将來長大,或者初高中的時候,再去确定你真正喜歡的是什麼,你有内驅力,你有好奇心,你熱愛學習,你又有能力,所以什麼都不用擔心。
對于你的學習成績,你隻需要能跟上就可以,甚至你如果真的成績不好,媽媽都不會真的引起過多焦慮。人是很多元的,你成績不好,不代表你全都不好,你肯定有你的閃光點,或者别人沒有的優勢。媽媽不會因為你成績不好就否定你,批評你,但是我會和你溝通,希望你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做的更好。
長大,一件很美好的事,童年,又是那麼珍貴。媽媽願意陪着你,慢一點,再慢一點。
- 上一篇 那個白血病的孩子可憐也可恨
- 下一篇 經濟獨立才是女性在婚姻中最傲人的資本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