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餡

初名馄饨,又有角子、角兒、匾食、扁食、牢丸、粉角、餃餌、水餃餌、水點心、水餃子、餃兒等多種稱呼。餃子的烹饪方法多樣,有煮、蒸、煎、烤等。自宋代開始,有了冬至日吃餃子的習俗,自明朝以來有了正月初一吃餃子的習俗。餃子無疑是味蕾記憶中做美味的東西,也是關乎溫暖,親情,節日,熱鬧的代名詞。

俗語雲: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過躺着,餃子好吃主要在餡兒,其次在皮。

關于餃子餡,南北方有很多不同的做法,據我所知出名的有三鮮餡,鲅魚餡兒,但是,我認為最好吃的餃子餡還是我家鄉的特色,媽媽的味道。

我們主要吃韭菜雞蛋 ,韭菜豬肉,白菜豬肉,胡蘿蔔羊肉餡兒的餃子。

小時候吃餃子是奢侈品,主要是沒肉,雞蛋也很少,院子裡爺爺種了很多韭菜,母親會在剁碎的韭菜裡打一個生雞蛋,就是一頓美味的餃子。有肉的時候, 韭菜豬肉餡兒是我都最愛,嗯認為豬肉陪韭菜做的餃子才是最正宗的。

白菜豬肉餡我們一般在冬天吃,雖然味道不及韭菜豬肉,但也不失是一種美味,别有一番味道。

聽母親說我們古時候的人是不吃豬肉餡兒的餃子,最先吃豬肉餡兒餃子是奶奶跟着傳教士學的,後來的豬肉白菜餡兒是跟部隊上的人學的,未曾考證,不知真加,母親說她小時候隻吃羊肉胡蘿蔔餃子,不吃豬肉餃子的。

羊肉胡蘿蔔餃子便是我們塞北人最傳統,正宗,上得了台面的餃子了。

羊肉貴 一般也是小雪的時候才殺羊, 羊肉餃子便是冬天裡禦寒滋補的美味了。

羊肉配胡蘿蔔是絕配,胡蘿蔔不僅有營養 ,而且是秋收後産量很豐富的東西,耐保存,顔色也好看。從八月十五開始,我們就有豬肉餃子基本轉化為羊肉餃子了,八月十五的記憶裡,羊肉餃子就不可或缺,是冬季味蕾裡最美味的存在,大年吃羊肉餃子更是成了雷打不動的習俗。

我雖最愛豬肉韭菜餃子,但是,羊肉胡蘿蔔餃子是最難忘懷的,因它總是和盛大的節日連在一起I充滿着熱氣騰騰的記憶裡,家人團座,唇齒留香,歲月,便是一副美好的圖畫。

走過淺淺歲月,走過山山水水,唯有羊肉胡蘿蔔餃子的記憶像一顆顆珍珠, 串在歲月的長線上  串聯前生活的美好,也許,中間有坎坷,有悲傷,但是,最後總在年到來時,在餃子的美味中,結束不堪,而把日子串聯成幸福美好,記憶裡便隻有這些美好了。

我們吃餃子很簡單,羊肉,胡蘿蔔或韭菜白菜,加胡麻油,鹽,醬油,花椒面,蔥,姜,調制而成,姜是餃子的靈魂,俗語說,吃餃子沒姜 越吃越沒有滋味,這個滋味,需細細品味,滋味便是你吃餃子時偶然的姜味,讓餃子的靈魂串進味蕾裡。

蔥也是餃子餡香不香的關鍵,蔥多點 ,餃子就香一些。

白白的餃子在開水鍋裡翻滾熟了,熱氣騰騰鼓鼓的餃子,粘上我們山西的老陳醋,我們應縣的蒜,有條件的加上點辣椒油,那叫一個酸爽美味。情景可以再現,也可以想象。

我們北方的餃子不僅有白面水餃,還有莜面餃子去,莜面餃子的餡兒是土豆絲不叫調料,吃的時候沾上醋和辣椒油 就着蒜,吃的也是滿頭大汗,鼻梁上都滲着汗珠,粒粒可見。我們家一般不吃莜面餃子,這場景是我童年的記憶,那是領居一家吃莜面蒸餃的場景,每每想起,就覺得生活是熱火朝天的,莜面餃子是熱辣辣的美味。

說起蒸餃,我們也會用白面加土豆粉做蒸餃,餃子餡二可以是豬肉韭菜,羊肉胡蘿蔔,當然,更多時候是韭菜豬肉加土豆,這也是我在内蒙古吃到過的一道美味。m母親很愛給我們做這樣的蒸餃 俗稱玻璃餃子 因為加入土豆粉面的緣故 ,蒸熟的餃子皮形似透明,狀如玻璃。顧名玻璃餃子,玻璃餃子餡兒豬肉韭菜加土豆丁要比純豬肉韭菜的好吃, 土豆的綿香軟黏更有吃頭。

餃子皮也許是萬變不離其宗的,隻要和面用力 面筋道就行,而餃子餡各地有各地的做法,看電視劇愛說做三鮮餡兒的餃子,我試着做過 ,我覺得并不很美味,也許是童年的記憶已經把韭菜豬肉和羊肉胡蘿蔔餡兒的餃子刻在了記憶深處 ,讓我鐘愛一生 ,不再接受其他餡兒的。但是加入大蝦的三鮮餡兒其實也有一道特别的味道。

有抖音以後,餃子的做法是層出不窮,有餃子餡兒裡加水的,有加入各種調料的,比如耗油之類的餡兒材料也是五花八門,我聽着就覺得不好吃,還認為傳統的最美味。盡管我小時候,母親也給包過豬肉葫蘆餡兒,豬肉芹菜餡兒, 素餡兒餃子,就是雞蛋,韭菜,粉頭兒,豆腐 木耳等等都可以作為餃子餡兒的材料加入。味道也是一流的。

有句話說最美味的食材往往是用最簡單的烹饪方法制作而成,我很贊同,最簡單最原始的做法反而是最美味的。

餃子好吃,重在餃子餡兒,猶如生活 猶如做人,把最美的東西和在一起 ,用最簡單的做法,調制出人生的美味,會在回憶裡溫暖走過的歲月。

生活不必複雜,把你認為最好的東西調制攪拌在一起,藏在記憶的角落,溫暖你的人生,做人不必複雜,把你認為最好的東西調制攪拌早一起,構成你的道德底線,人生信條,規範你的人生。讓生命在簡單中擁有一道美味,如同餃子餡兒,人生總有風雨,那道你自己調制的餃子餡就是風雨中的彩虹 就是苦痛中的甘甜,溫暖來路,向陽而生。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