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一種疾病的“奇談怪論”
梅師益友
關于一種疾病的“奇談怪論”
說起一位非常要好的同事,她退休後,一直遠離家鄉,去了遙遠的地方給女兒看孩子,我們隻是隔屏有一點聯系,好幾年沒有見過面。
有一天,在公園散步時,突然碰到了她,看她的情況很是驚詫。她過去那種開朗活潑熱情的特點,完全不見,精神狀态發生了很大變化,身體消瘦,表情默然,語言木讷,與過去簡直判若兩人。問及跟她一起散步的她先生,才知道她不幸地得了阿爾茨海默病,怪不得她精神行為異常,性格也有了改變。目前接受藥物治療,隻是她先生說,醫生斷言,她如果病情發展迅速,三年以後将不認識人了。
我們同事多年,對她這種情況很是傷感。真沒想到,六十幾歲就得了這種病,原來以為七八十歲才會有這病的。有跟她住得近的同事也說,她目前還可以打麻将玩的,隻是發現她打着打着就愣神了,好長時間坐着不動地不發牌。說跟她玩不成了。
對此,我了解了一下阿爾茨海默病的表現。原來,這病包括兩個階段:癡呆前階段和癡呆階段。癡呆前階段包括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發生前期、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期。輕度障礙發生前期,沒有任何認知障礙的臨床表現,或者僅有極輕微的記憶力減退。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期,記憶力輕度受損,學習新知識的能力下降。注意力、執行能力、理解力、計算力、空間定向力、語言能力輕度受損,但不影響基本日常生活能力,達不到癡呆的程度。
老同事目前的狀況,像是認知功能障礙前期,還能認識我們,生活可以自理。就是不能離開她先生再去遙遠的地方看管外孫了,她先生也退休了,不離左右地陪護她,正好同時也照顧着她九十多歲的家公。
我在家把這件事順便說給兒子,本想“教育”他多關注一些我們,必定我們已經不再年輕,希望他有兒子的擔當,撐起家庭的重擔。沒想到兒子竟然安慰我,說道:“媽呀,這事你要會想問題的。我阿姨得了癡呆病當然不好,但你換個思路想,得了這病還是有好處的,人有三魂六魄,她一魂有時遊離太空,跟太上老君喝茶去了,另外兩魂還在人間晃悠,天上人間,來去自由,累了,魂飛三界之外,不用操心她家裡的事,有精神了,又轉悠回來,做些喜歡做的事,别的事也不用再操心。”這是什麼混賬話。咋看不出兒子的同情心呢?我批評他:“真是奇談怪論!還指望你多了解這方面應該注意的事項,如何預防?看來,我指望不上你的。”他又打趣說:“媽,你放心,你不會得像我阿姨一樣的病。”我本來意在讓他知道,他中年人應該有責任在肩的,包括關心一下他老媽的健康狀況,沒想到沒有起到暗示的作用。實在是有些失落。
兒子能靠得住嗎?管它哩,健身,健身,首先要有健身的理念和行動,盡量不要成為别人的負擔。包括自己兒子的負擔。走起,散步去吧!
- 上一篇 我覺得你是一個好人
- 下一篇 愛一個人的最高境界就是賦予對方不愛你的權利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