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令不一則人情惑(讀書筆記1)

最近讀《二十六史·晉書》,讀到這樣一段話——

法令不一則人情惑,
職次數改則觊觎生,
官方不審則秕政作,
懲勸不明則善惡渾,
此有國者之所慎也。

這段話說得太好了。讓我們對照現代社會進行理解吧。

...


①法令不一則人情惑

現代社會現代國家,都講究法令統一。如果法令朝令夕改,或者不同地區實行不同的法令,就使人們無所适從。當然,法令因地制宜,并不是法令不一。

就像我們中國,曆來是一個高度集權的統一國家,法令出自中央,必須是統一的。當然,國家之大,情況衆多,變化随時,所以,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都是必須的。

古人已經意識但法令統一的重要性,說“法令不一則人情惑”。

②職次數改則觊觎生

現代社會,特别是機關和部隊,職級等次非常嚴格,應該說已經形成法律制度,不得随意更改。

古人說,職次數改則觊觎生。

觊觎是什麼意思?查了一下,釋義:⑴ 渴望得到不屬于自己的東西;⑵ 非分的希望或企圖;⑶ 希望得到(不應該得到的東西)。

職級等次多次改變,使人産生非分之想。

...


③官方不審則秕政作

這裡的“秕”,就是“秕糠”的意思。秕、糠,都是糟粕,都是不好的東西。這裡用來形容後面的“政”。

官方不審,也像秕糠一樣不好的政策政令就會出現。

④懲勸不明則善惡渾

懲罰、規勸不分明,會導緻善惡好壞不分。

這說的就是社會導向的作用。現如今,官方的法令,輿論的引導,風尚的引領,都非常重要。如果這些導向不明朗,将會導緻社會好壞善惡不分。

作為一個國家,對以上四個方面,都要慎之又慎。


...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