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欣賞:“世事漫随流水,算來一夢浮生。”

此句出自李煜的《烏夜啼·昨夜風兼雨》,全詩如下:

昨夜風兼雨,簾帏飒飒秋聲。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來一夢浮生。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翻譯

昨夜風雨交加,遮窗的帳子被秋風吹得飒飒作響。蠟燭燃燒得所剩無幾,漏壺中的水也已滴盡,我一次次斜靠在枕頭上,輾轉難眠,躺下坐起都無法使内心平靜。

人世間的事情,如同東逝的流水,一去不返,想來我這一生,就像做了一場大夢。隻有醉鄉的道路平坦安穩,适合我經常前往,除此之外,别的路都難以行走。

賞析

上片:

“昨夜風兼雨,簾帏飒飒秋聲”,開篇描繪出風雨交加的秋夜景象,營造出凄涼氛圍。“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通過“燭殘”“漏斷”等細節,表明夜已深,詞人卻輾轉反側,生動地表現出他内心的煩悶與不平靜。

下片:

“世事漫随流水,算來一夢浮生”是千古名句,将世事比作流水,把人生喻為夢境,表達出對人生無常、時光易逝的感慨。“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詞人在現實中痛苦不堪,隻能借酒消愁,渴望在醉鄉中尋求片刻的安甯,反映出他對現實的無奈與逃避。

寫作背景

該詞是李煜亡國入宋後的作品。975年,宋朝滅南唐,李煜肉袒出降,被囚禁于汴京,封“違命侯”,過起囚徒生活。在這種巨大的人生落差下,李煜内心充滿了亡國之痛和對故國的思念,《烏夜啼·昨夜風兼雨》正是他在這種心境下創作的,寫盡了其降宋後的生活實況和囚居心境。

...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