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觀和愛才是生活的解藥。”
1、有段時間一直很頹靡,做事打不起精神來,仿佛生活中的一切都失去了顔色,隻剩下荒涼和無助。
我一遍遍的想,活着有什麼意義呢?後來我終于明白了,活着不需要驚天動地,功成名就,隻需要腳踏實地地過好每一天即可。
一日三餐按時吃飯,早睡早起,生活作息規律,把平常的日子過好,學會照顧自己就夠了。
生活的意義在于你用歡喜之心去度日常,以婆娑之力度餘生。
活着就是把最庸常、瑣碎的事情,一點點的去完成,做到讓自己心滿意足,它是藥,也是糖。
郝華忠說:“享受平凡質樸的生活,便是人間至幸至福。”
人活一世,圖的什麼呢?不過是家庭和睦,父母健康,兒女乖巧懂事,工作順利,身體安康,再加有碎銀幾兩。
生活就是在平凡的人間煙火中藏着每個人普通人的希冀與奢想,能活着,盡享世間樂事,何嘗不是一種幸運。
家人閑坐,燈火可親,那是怎樣的一種幸福啊,我們汲汲一生,也不過是為了家人的那一碗熱湯和為自己亮起來的那盞燈火。
隻有活着,人生才有希望和幸福可言。
日子在一天天重複,愚笨的人把三萬天活成了一天的樣子,過的枯燥乏味,而聰明的人卻能将每一天都過的生動活潑,有趣新鮮。
熱愛生活的人,總歸是不一樣的,每一程山水,每一抹風景,在他們眼中,皆是美好。
在夕陽西下時歡快的歌舞一曲,在風和日麗的春日裡踏青賞花,放風筝;在夏日炎炎烈日下,去海邊沙灘日光浴;
欣賞秋日落葉歸根,葉落滿地的美麗;在寒冬臘月的雪地裡和家人一起堆雪人打雪仗,盡情嬉戲。
生活的美好隻有心懷感恩和善意的人才能感知的到,因為他們有一顆真誠的心,能夠發現美、領悟美。
人生多挫折磨難,但在庸常之間,仍舊有小驚喜在等着我們,隻要你有用一顆達觀豁達的心去面對現實中的挑戰與困難。
人生實苦,唯有自渡,生活能治愈的往往是那些自己能夠慢慢好起來的人。
自助者天助,如果你自己不願意振作起來,别人是無法幫助你改變的,命運始終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如果有一天你累了倦了,就停下來歇一歇吧,給自己放個假,看一看這世間的美景,品嘗一下各地的美食,感受一下各地的風俗人情。
不要彷徨,不要猶豫,也不要悲傷,生活中還有許多小确幸在等着你。
你要相信,人活一世,不可能沒有艱難險阻,面對困境,我們能做的就是冷靜應對,找到解決方法,然後熬過去,渡過難關,你就是自己的No.1。
梁啟超先生曾說過:患難困苦,是磨練人格之最高學府。
是的,于困境中奮鬥,于艱難中有為。生活總是苦樂參半,何不将痛苦轉化為動力,化作前行的船槳,助我們揚帆起航。
我想終有一天,你會明白,活着就是為了能渡過一切苦難,将那些人生之路的攔路虎一個個攻克,馴服,最終到達理想的彼岸。
路遙說:活着,就要時刻準備承受磨難,隻要活着,就不會有壞結局,我們仍在故事的中途。
苦難永遠不會是故事的結局,如果你身處低谷、黑暗之中,那麼你的每一步都是在上坡之路。
不要灰心,也不要沮喪,那說明一切還沒有到最終的目的地,你還需努力,熬過去,挺到最後一刻,終會迎來圓滿的結局。
願每一個人都能夠于逆境中苦盡甘來,絕處逢生,請記住,如果沒有特别幸運,那請你一定特别努力,這樣才能迎來幸福的曙光。
2、有時候會覺得人生真的很難過,雖然不曾經曆生活上的磨難,可精神上卻備受煎熬。
那些無休止、無底線的謾罵與攻讦,威脅和恐吓在命運的洪流面前,真的不算什麼。
今天再一次看到了孝子劉秀祥的故事,千裡背瘋娘求學,他沒有别的仰仗和依靠,隻能靠自己的雙手和弱小的肩膀去承擔責任。
12歲,在我們還在父母身邊撒嬌、獲得零花錢的年紀,他已經身負重任,自己賺學費,一個人照顧患有精神疾病的母親。
但他卻不曾自暴自棄,怨天尤人,他在日記本裡寫道:當你為自己沒有鞋穿而難過的時候,有的人卻沒有腳。
劉秀祥說:一個人活着,不應該讓人感到同情、可憐,而應該是活着讓人可親、可佩、可敬。他說:因為思想上的貧窮比經濟上的貧窮更可怕。”
即使他的童年在嘲笑與打擊中度過,他從來沒有怨恨過自己的母親。
他說:“雖然她不能像其他母親一樣把我撫養長大,但是她給了我一個家,有家在,牽挂就在。”
與劉秀祥相比,我的人生太過幸運,小時候有疼愛我的爺爺奶奶,生病後爸爸媽媽的愛一直都在,不曾嫌棄過我,對我不離不棄。
我的一生不曾悲苦,一直都有家人的疼愛和照顧,有飯食可以果腹,有舒适的房子居住,還有書籍供我閱讀,我想自己是幸福的。
雖然精神受折磨,但我還是感恩生活,因為并不總是這樣煎熬,也有可以安心讀書和學習的時候。
如果我是劉秀祥,可能做不到像他一樣自強不息。
和劉秀祥比起來,我是幸福的,同時也是幸運的。
我被家人的愛與呵護團團包圍着,我有自己的容身之所,也有自己的精神追求。
就像寒門學子中以744高分考入清華的河北狀元龐衆望即使在母親癱瘓,父親是精神病,家徒四壁的情況下,仍舊保持樂觀開朗。
他說:我沒有覺得自己的家庭是哪點拿不出去的,不值得讨論的,我的媽媽那麼好,我的姥爺姥姥這麼好,我覺得他們那些人應該羨慕啊。
是的,沒有什麼比溫暖的家庭更讓人幸福安心的,也沒有什麼比堅韌不拔、無堅不摧的内心更讓人欽佩、折服的。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人生路上,磨難坎坷皆是人生常态,唯有咬緊牙關,挺過去,或者樂觀向上的面對現實,生活才會回饋給你驚喜和獎賞。
我終于不再害怕彷徨害怕,也不再無助脆弱,祈求它們的放過,而是把這一切當做生活的養料,再龌龊,再肮髒,也要去勇敢面對。
因為我知道,隻有在糞土裡,開出來的花兒才會更芬芳馥郁,更美麗動人。
感謝這些磨難讓我成長,它們在一步步刷新我的三觀,一點點地成為我的墊腳石。
讓我知道,這世界黑暗和醜惡很強大,但美和愛的力量更偉大,更有穿透力。
它們在悄悄告訴我永遠不要成為一個無底線,下三濫,對社會毫無用處,損人不利己的毒蟲。
而是要學會感恩,熱愛生活,成為一個傳播正能量,堅強勇敢、自信陽光,閃閃發光的寶藏女孩。
願我們都能在苦難中撒下希望的種子,用堅強和汗水去澆灌它,用正義和勇敢去呵護它,終有一天也能夠收獲成功的喜悅。
願每一個人都能夠與生活和解,戰勝苦難,去追逐夢想,成為照亮自己,他人和社會的那道破除黑暗的光。
3、今天中午做了一個臘腸、豬血丸子炒青椒,放入雞精、醬油和蚝油等調味料,格外的好吃。
就着昨天剩下的西紅柿炒雞蛋,吃了滿滿一大碗紫薯飯,紫薯是奶奶地裡自家種的,和米飯一起蒸煮,又糯又甜。
最近想通了一件事:人生不能随便過,更不能得過且過,而是應該有儀式感,充滿希望和快樂,有意義的度過一生。
有時候我們總是舍不得吃穿住行,其實可以理解,但請不要過度苛刻自己,過度節儉是對自己的殘忍,也是一種虐待。
因為舍不得吃,所以隻能吃便宜的飯食,導緻營養不均衡,到時候卻隻得看病吃藥,花的錢更多;
因為舍不得房租,隻能居住在偏遠的郊區,最後花費大量時間在出勤路上,卻忘了時間就是金錢,這樣做不僅身心疲憊,還會失去更多自我成長的時間和空間。
因為舍不得買好的衣服,隻能去拼多多買一些廉價的服裝,最後卻因質量不過關,隻得放棄,其實你完全可以選擇高品質的衣服,這樣可以穿好幾年,性價比更高。
很多時候,我們需要根據适度原則去做選擇,雖然不追求奢侈品和高消費,但是我們應該學會聰明一點,去做性價比更高的事情。
生活吃穿用度,不需要追求名牌,隻要舒适好用即可,其餘的都可以把錢存起來,以做不時之需。
在堅持斷舍離的同時,也堅持樸素、一切從簡原則,去做事情,去挑選物品,皆是如此。
讓生活充滿儀式感,并不需要花費錢,而是在已有的基礎上,讓我們有更多的動力和激情去學會熱愛,感恩生活。
比如在鄉間小路上,偶而采摘的一束野花;比如,傍晚時分,做的涼拌西紅柿或是拍黃瓜,簡簡單單就是一餐;
比如,在盛夏的午後,睡了一個飽飽的午覺;比如,在寒冬的夜晚時分,洗了一個舒服的熱水澡;
比如,在清晨的陽光之下,一覺睡到自然醒;比如,在冬日暖和的被窩裡,看一部經典的老電影或者搞笑的綜藝節目;
比如,在風和日麗的上午,在小路邊走一走,曬曬太陽;比如,用簡單的食材,做一頓喜歡的家常菜。
這些都是生活的點滴小事,美好又充實。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得到的太少,而是苛求的太多。
很多生活中的幸福就存在于日常小事中,我們不需要功成名就,豪華别墅,敞篷跑車,隻要三餐四季,簡簡單單即可。
不要再怨天尤人,自暴自棄啦,雖然我不是内心無比強大,也會脆弱和無助,也會恐懼和害怕,但我想其實每個人都是這樣的,都是在生活的一點一滴磨練出來的。
我不再奢求自己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我知道隻要好好活着,就有美好和希望發生。
我要在有生之年,把想看的書都讀一遍,想吃的美食,都自己做一遍。想看的電影和綜藝片,都看一遍,想學習的各門網絡課程都在網上學一遍。
如此,也算不枉此生吧。
- 上一篇 閱來悅美·手寫人生3⃣️2⃣️3⃣️天
- 下一篇 每次進步一點點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