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節日|九九重陽節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說起重陽節,最能表達人們心情的應該是王維的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在每年的重陽節,總會勾起人們對親人和故鄉的思念之情。重陽節,這個古老而又溫馨的節日,承載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深厚情感。
01
農曆幾月九日就是中國傳統的“重陽節”,也是為敬老節,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時期,曆經歲月的沉澱,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傳統習俗。
一是登高
其中,登高望遠便是這一節日最為人熟知的習俗之一。每至重陽,人們便會呼朋引伴,一同登上高山、高樓或高台,極目遠眺,将秋日的美景盡收眼底。在那高處,秋風拂面,仿佛能吹走一切煩惱與疲憊,讓人的心境變得格外開闊。這登高的習俗,既蘊含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象征着人們對健康長壽的期盼。
二.賞菊
有詩雲:“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金秋九月,正是菊花盛開的季節,那一朵朵菊花,或潔白如雪,或金黃燦爛,或粉若雲霞,千姿百态,争奇鬥豔。
公園裡、廣場上,菊花展吸引着衆多遊人前來觀賞。
人們徜徉在菊花的海洋中,品味着菊花的高潔與淡雅,感受着秋日的甯靜與美好。賞菊不僅是一種視覺的享受,更是一種精神的陶冶,它讓人們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腳步,去領略大自然的美妙與神奇。
三.佩茱萸
茱萸,被人們稱為“辟邪翁”,其香味濃郁,具有驅蟲去濕、逐風邪、消積食、治寒熱等功效。在重陽節這一天,人們将茱萸佩戴在身上,或插在頭上,祈求辟邪求吉,消災解難。這小小的茱萸,承載着人們對平安幸福的渴望,也成為了重陽節的獨特标志。難怪有古詩:“茱萸插鬓花宜壽,翡翠橫钗舞作愁。”
四.飲菊花酒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古人認為,菊花酒具有明目醒腦、祛災祈福的功效。在重陽節,親朋好友相聚一堂,共飲菊花酒,歡聲笑語中,洋溢着濃濃的節日氛圍。那一杯杯菊花酒,散發着淡淡的清香,入口微苦,卻回味甘甜,仿佛在訴說着歲月的故事,讓人陶醉其中。
五.吃重陽糕
“糕”與“高”諧音,有着步步高升、吉祥如意的寓意。重陽糕的制作方法多樣,有圓形、方形、三角形等各種形狀,糕上點綴着紅棗、核桃、瓜子等食材,既美味可口,又賞心悅目。在重陽節這一天,人們品嘗着香甜的重陽糕,感受着生活的甜蜜與美好,也期盼着未來的日子能夠蒸蒸日上。
今天九九重陽節,讓我們在這美好的節日裡,登高望遠,賞菊品酒,佩茱萸,吃重陽糕,感受着重陽節的獨特魅力,珍惜與家人、朋友相聚的時光,共同度過一個溫馨、祥和的節日。
02
中國目前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敬老,尊老,養老是每個人即将面臨的最大挑戰,也是我們每個人要經曆的。
在我住的這個小區,是最初的商品房,現在很多住戶都是住着兩個老人,孩子不是在外地工作
就是自己買了房子出去住。因為是學區房,所以也住這很多租戶,
是為了陪孩子讀書的。如果沒有這些住戶的加入,我們這裡真的就成了老人區了,建議物業給小區統一過個重陽節都可以了。
在我們小區裡,生活着一位已年逾70多歲的李老師,他獨自居住在一套三室的小屋裡,有一兒一女,兒子在國外,逢年過節的指望不上,女兒在同一城市忙碌着自己的事業和生活,隻有在逢年過節的時候才有時間回來回來看望他。
李老師說過他在80歲之前,他會每年去國外跟兒子一起生活半年,半年在國内生活,老伴已去世,他不想再續,就一個人生活。
請了個鐘點工給做飯和打掃衛生。好在李老師身體好,
每天還能堅持去小區遊泳池遊泳。
看着李老師的現在的老年生活 其實就是我們将來的生活縮影。
正應了那句話:培養初優秀的孩子,
就讓他遠走高飛,如果孩子平庸
那就承歡膝下。其實似乎都指望不上呢
今天重陽節,李老師像往常一樣早早地起床,洗漱完畢後,吃過早餐,便出門散步。然後出門去小區遊泳池遊泳。果然經常鍛煉的老人走路的節奏就不一樣,我出門去上班的時候,在小區裡
遇到李老師了,還和他還聊了幾句。
李老師是體育老師,想起了他在年輕的時候,那是特别帥的,那時候的他身強力壯,充滿了活力。他和妻子一起在這小區住了一輩子,撫養着一雙兒女。女兒也希望他去女兒那邊生活,但是李老師說,在他還能自理的時候,
我希望自己住。
或許在這裡承載了了他們一家太多的幸福和快樂的回憶,讓他不願意想離開。然而,歲月不饒人,妻子在幾年前去世後,兒女們都想方設法讓他去一起生活,但他甯可一個人在這裡一個人孤獨地生活着。
但李老師的活動可是豐富多彩呢嗎,在流年大學裡,他有是參加唱歌班、
劍舞班,還是攝影班呢。
寫在最後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在這秋高氣爽的時節,重陽節帶着它獨特的韻味與深厚的文化底蘊,悄然來臨。從早上開始,朋友圈,人們都紛紛有發對重陽節的祝福:
“歲歲重陽,久久情長!”
“愛别等,孝别遲,願時光厚愛,祈求情不老,久久情長,歲月安康!”
“年年逢重陽,歲歲皆平安,惟願時光不老,歲月靜好,願天下父母,健康長壽,幸福安康!”
在現實中,今天學校工會也組織相關人員,慰問學校的退休老師們,在這個美好的節日裡,讓我們用自己的行動,來诠釋我們對老人們的關愛,讓我們一起傳承中華美德,讓每一位老人都能度過一個幸福、安康的晚年。
- 上一篇 李占娣花鳥畫:百花齊放、百鳥和鳴
- 下一篇 随筆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