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讀本書】《再見,腦疲勞》

...

【基本介紹】

《再見,腦疲勞:44種正念療法科學消除腦疲勞》,作者【日】久賀谷亮,譯者尹曉靜,人民郵電出版社2022年9月出版,5萬字。

作者久賀谷亮,曾在耶魯大學從事尖端腦科學研究,精神科醫生,從業25年積累了大量臨床經驗。

本書由四章構成,主題分别是清空大腦、和工作保持距離、解放自己、感受空白。前三章講的是如何創造大腦空間,以及如何遠離工作等帶來的壓力。第四章講的是消除深度疲勞和獲得幸福感的科學技巧。具體來說,本書針對44種場景,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本書可以說是一本“大腦訓練手冊”,列出的場景貼近現實,給出的解決方案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實操性,可以随時執行,适于日常忙碌的上班族。

【44種場景】

1.

1 陷入消極情緒?——“動态意象訓練”可以讓你的樂觀心态增加30%。如,網球選手每次進入球場前,都會想象自己完成安打、神采奕奕跑壘的飒爽英姿。

2 覺得自己走投無路?——把想法想象成“瀑布”,養成從第三方角度看待問題反向思考的習慣。具體來說,就是把自己的想法看成一道瀑布,想象你身處瀑布内側,然後,有意識地把“你”和“你的想法”分開,接着從瀑布内側來觀察瀑布的水(即想法)。

3 無法消除擔憂?——通過探求事實來質疑自身的恐懼。①把“What if?”(要是發生了這種事我該怎麼辦?)換成“So what?”(要是發生了這種事,又能怎麼辦?)②告訴自己: 你擔心的事情有90%的概率不會發生。

4 覺得周圍所有人都與你為敵?——假裝微笑,操縱你的記憶和感情;準備一些一定能讓你笑出來的笑料。

5 忍受不了焦慮?①學會觀察身體的反應,“眺望”是避免情緒爆發的方法;②嘗試發火。對于不同的情緒,身體有時會出現相同的反應。憤怒的狀态和焦慮的狀态十分相似。發火會讓大腦從焦慮轉為憤怒,從而擺脫焦慮。

6 無法抛棄完美主義?——把“算了吧”當作口頭禅,不勉強自己做能力之外的事情。

7 想事半功倍?——将重要事項安排在黃金時段。

8 想徹底轉換心情?——用喜歡的音樂給生活貼标簽。自己做一個個人音樂清單,用它來控制自己的情緒。

9 把人生弄得一團糟?——建議10次中用3次直覺,防止大腦疲勞。

10 内心彷徨?——試着改變每天的例行公事。比如更換上班路線,轉換辦公桌的方向,調整桌上物品的擺放方式,每天換一換手機App的排列方式等。

11 内心七上八下?——用拟聲詞或拟态詞(模拟狀态的單詞)來描述五種感官知覺,鍛煉五官,感受當下。

2.

12 因為奔波于工作和家庭之間而感到疲憊?——找一個“逃離點”,找到那個專屬于自己、能讓你内心自由呼吸的“第三空間”。

13 想擺脫暗無天日的生活?——設置“第四空間”,即你的“安全基地”。

14 整天都埋頭工作?——确保睡眠,日程表上留出20%的空餘時間。

15 被工作步步緊逼?——在别人面前傾吐自己的脆弱。

16 累得努力不下去了?——改變一下自己的表達方式。避免一直使用“竭盡全力”這個詞。從中心點畫出一個範圍,對“努力”設立一個标準,同時規定好在不同情況要使用什麼語言,如“我會竭盡全力”“我會盡我所能”“我會積極去做”“我會做到差不多的程度”“有心情就去做”。

17 不知道何時該偷懶?——制定自己的疲勞指标,以70%為目标。工作量在70%,意味着你下班回家後還能做超過一件事情(例如洗碗、洗衣服等),而且有精力和家人說說笑笑。

18 承受了太多來自上司和公司的壓力?——戴上名為批判精神的眼鏡,通過“自我濾鏡”來質疑他們。

19 總是小心翼翼地看他人臉色?——不要再暗自揣測,而是直接去問對方。

20  每周一都很郁悶?——每周日晚上讀讀名人名言。

21 怕被辭退?——抱着随時都能辭職的心态,把辦公桌整理到随時可以辭職的地步。

22 身陷逆境?——不要勉強自己迎戰,而是如楊柳般随風飄揚。

3.

23 總是被人牽着鼻子走?——養貓。觀察學習貓我行我素的行為

24 想找回自我?——培養一些不足為外人道的習慣。

25 很自卑?——笑笑自己的缺點。

26 總是忍不住和他人比較?——不要再在社交網絡上“點贊”;把精力放在“體驗”這種專屬于個人、沒有衡量标準的事情上,

27 在意别人的目光?——刻意營造反差感。

28  總是以他人為先?——反複對自己說一些能夠治愈自己的話,對自己溫柔一些,先滿足自己。

29 不被他人重視?——運用自我肯定表達法。關鍵在于真誠地面對自己和對方,坦率告知實際情況,說明哪些辦得到、哪些辦不到,根據情況給出确切的替代方案。在表達自己想法時要态度明确,而且不要情緒化。

30  總是嫉妒别人?——用“絕對标準”來思考,而不是“相對标準”。

31 内心總是無法被滿足?——通過獎勵自己來逃脫“無法被滿足”的惡性循環。每次達成目标,都要獎勵自己。

32 畏懼他人的批評?——在該捍衛自己的時候捍衛自己,增強自尊心。溫柔而堅定,同時掌握“靈活的應對方式”和“堅定的應對方式”。

33 感到無法喘息?——享受“睡衣日”的樂趣。

34 難以承受挫折?——去跑馬拉松。

4.

35 利用空白時間?——什麼也不要做,适當留白,享受無所事事的時間。

36 不想被困在過去?——“品味”當下。

37 想要長久感受幸福?——多回想幸福的事情,反複咀嚼幸福的滋味。

38 想對人生傾注熱情?——偷偷列出一堆你想做的事,展開行動。

39 想感受平凡的幸福?——去接觸大自然。

40 想對未來充滿期待?——正視并主動擁抱不确定性。

41 想抓住幸福?——減少對他人的期待,主動利他并不求回報;期盼與你擦身而過的人能獲得幸福。

42 想過上充滿正能量的人生?——直接表達感謝。比如,在一周内寫出五個令你感謝的事物,寫感謝信并親手交給對方。

43 想提高幸福度?——跟周圍的人搭話,日常生活中多和他人互動。

44 想永遠幸福?——知道你的“足”與“不足”,知足常樂。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