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盡甘不來福來|《哲學的慰藉》

鄭重聲明:文章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本文參與書香瀾夢第104期“苦”專題活動。

人生多苦,看看《哲學的慰藉》。前些日子諸事不順,心中苦澀。孩子送我這一本書。

書目:對與世不公的慰藉,對缺少錢财的慰藉,對受挫折的慰藉,對缺陷的慰藉,對傷心的慰藉和困難中的慰藉。

雅克—路易·大衛作于1786年秋,時年38歲。

...

畫上被雅典人民判處死刑的蘇格拉底在悲痛欲絕的朋友圍繞中正準備喝那杯毒藥。公元前399年的春天,3名雅典公民對這位哲學家提起訴訟,告他不敬城邦之神、傳播異端宗教、腐蝕雅典青年——罪名重大,非判死刑不可。

法庭給他機會當衆放棄他的哲學,但是他選擇了所信仰的真理而不肯随俗,

他意氣昂然對法官說:

隻要我一息尚存,官能健全,我決不會停止哲學實踐,不會停止對你們進行勸導,不會停止向我遇到的每一個人闡明真理……所以,諸位,不論你們是否釋放我,你們知道我是不會改變我的行為的,雖百死而不悔。

大衛把他畫成了一位老人,須發皆灰,神色凝重。走廊裡是蘇格拉底的妻子桑娣帕,由兩名獄卒陪送從牢房裡走過來。有7位朋友處于不同程度的悲戚之中。蘇格拉底最親密的夥伴克裡托坐在他身旁深情而關切地凝視着這位大師。但是哲學家本人腰杆筆挺,上身和胳膊如運動員般健壯,神情既無畏懼也無悔意。衆多的雅典人罵他是笨蛋,卻絲毫沒有動搖他的信仰。

認為與世不合就是真理的同義詞與認為與世不合是錯誤的同義詞一樣幼稚。一種思想或行動是否有價值不取決于它廣受贊同或廣受攻擊,而取決于它是否合乎邏輯規則。

一個論點不能因為多數人譴責就是錯的,但也不能以英雄的姿态總是對抗多數,以為這樣就一定正确。

哲學家向我們指出一條路,可以擺脫兩種強有力的錯覺:應該永遠聽從輿論,或是決不聽從輿論。

如果我們追随他的榜樣,努力做到永遠聽從理性的律令,就會得到最大回報。

對缺少錢财的慰藉

快樂,一張需求清單

塞内加本人也遭受過挫折。他受的培養是準備從政的,但是20歲出頭就得了肺結核,纏綿病榻6年之久,精神極度悒郁,幾乎自殺。由此而延緩了他的事業。等他進入政界,正逢卡利古拉權勢越來越大時。即便這位國王被刺殺之後,塞内加的地位也一直是岌岌可危的。梅薩利納女王的一場陰謀使完全無辜的塞内加遭到貶黜,流亡科西嘉島8年。終于被召回羅馬,卻要他違心地接受一個羅馬宮廷中最險惡的職務——阿格麗品娜的12歲的兒子盧西烏斯·多米提烏斯·阿赫諾巴布斯的導師,此人在15年後下令要他在妻子和全家面前自殺。

塞内加知道自己為什麼能克服焦慮不安:

是“哲學”給了我生命,而這是我對它最起碼的回報。

他的經曆是一系列挫折的綜合詞典,而他的智慧就是對挫折的一系列回應。長年哲學的積累使他做好準備,能泰然面對尼祿皇帝的百人隊隊長扣響别墅之門時帶來的災難。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