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喜歡大家口

母親不止一次的帶着點兒炫耀的語氣說,算命先生給她算的,能過大家口。 那天翻母親的相冊看了看,全家都在的一張照片,也就12個人。

有一次母親又提起這話頭的時候, 我說算命先生沒說你的大家口是大到多大? 12口算大嗎?

母親聽出了我話裡的嘲味兒, 帶着怨懑的回我:"要不是趕上計劃生育,你們哪家不得三四個孩子? 就算一家三個, 這不下一茬就有九個。 我就不信,九個孩子裡還能沒有孫子?這倒好,你和老三一家一個, 老二好歹還賺了一個。 四個孩子一色, 把我的孫子也給計劃沒了 。我命裡大家口, 命得跟着社會走。唉,我這輩子,人剛命不剛。"

碰到老家有人來看他們,吃飯時人多,母親就會很開心的說,就不怕人多, 喜罕人多, 人越多越好。

我不能理解母親為什麼喜歡大家口。

如今我也到了母親當年的年齡, 看到對門兒鄰居家過年過節幾十口人聚在一起喝酒吃飯, 孩子們進進出出的嬉笑, 大人們在廚房做菜做飯的忙活, 男人們在客廳喝酒的吆喝, 從早到晚的熱鬧一整天。 再看看自己家裡, 一個孩子,又一個孩子。 竟對鄰居家生出了羨慕。 也理解了母親喜歡人多的心情了。

人過70,心力,體力, 都呈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 不能幹,也不能吃, 真的體驗到沒有力氣了是什麼感覺。 看到年輕人疾步如風, 心生羨慕;看到快遞小哥扛着個很沉的大箱子上樓, 感歎不已。

大概母親也是因為老境的無力感而喜歡人多, 人多力量大, 人多氣場也強大。 充滿活力的氛圍能夠把老年人的情緒帶動起來, 更重要的是兒女在眼前晃蕩,孫輩兒在膝下承歡, 能把寂聊的心胸填滿。

這也許就是過去一大家子幾十口聚在一起不分家的緣由。 那樣家庭的老人被兒孫們晨省昏定, 哪裡還有什麼寂寞孤獨? 就像《紅樓夢》裡的賈母, 想孤獨都沒空。

父母在的時候,隻看到翹歌一個剛能在床上爬的重孫, 現在三家合起來有五個了。

人比原來多了, 沒有了父母的大家庭 ,也沒有了必須的理由把大家天南地北的召集到一起拍張全家福了。大家長不在,大家也不稱其為家了。 三個家庭各自的家,才是每個人心目中的家。

代代如此, 人生如此。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