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目标拆解步驟接納現狀》
又又又被上了一課。
這是咩總的原話:“假如他的目标是變現,那他就要追問自己,做哪些動作、哪些事情,才能達到這個目标,做了嗎?做得對嗎?做得足夠嗎? 再從這些問題裡面,找出可以優化的地方,繼續做。 但如果腦子裡隻想變現這兩個字,問問自己,結果從哪裡來? 做了七八天沒有反饋,可以問,做七八天就有反饋的人有多少?沒有反饋的人有多少?是不是正常現象? 如果是正常現象,自己所有的動作又都沒有問題,那就問問自己,能接受嗎?能,就繼續。 沒啥好糾結的。”
總結下來就是:找到目标,拆解步驟,反思反饋,接納問題。
找到目标:就是要想明白自己想要達成什麼目的。例如帶貨成功是目的。
拆解步驟:什麼樣的行為組合能夠達成這個目的,有沒有現實的例子。如果有,自己的行為和已成功行為的差别在哪,是不是可以優化。如果沒有,自己的行為和目的之間,是否存在強相關,還是毫不相幹。
例如:想要成功帶貨,就要明白什麼樣的行為能夠帶貨出去。發朋友圈,發公衆号,發陪伴群,發各種平台。這是一個行為,但要考慮,這個行為是否強相關,假設自己發出去的内容,觸達用戶為0,那就是毫不相幹。
針對帶貨成功的目的,強相關的行為,是積累觸達人數,也就是積累私域或者公域的人數。
反思反饋:這一點在拆解步驟的時候提到了一些。也就是自己的行為帶來了什麼樣的結果,這個結果滿不滿意,不滿意要怎麼做,滿意是否可以繼續叠代。
要清楚一個點,沒有反饋就是最大的反饋。像上文提及,發了很多朋友圈,别人能出單的文案,自己出不了。給到自己的反饋就是沒有人下單。
針對這個反饋,要對發圈這個行為進行分析,為什麼發圈這個動作不能帶出去,是因為文案不好,還是因為發圈時間不對,還是因為根本沒有人員觸達?
針對不同的為什麼,進行新一輪的嘗試,同步進行,同步叠代。這裡并不需要控制變量進行實驗,因為提到的為什麼,都是利于帶貨成功,都能促進打成目的,那就同步進行。加快正反饋到來。
接納問題:如反思反饋這步所說,發現了問題,需要自己進行叠代。那就接受這個問題,然後去優化,去學習,去增加私域,去想辦法。
而不是在遇到這個問題之後,給自己提出否定句:我觸達人數不夠,我不适合帶貨;我文采不好,不适合發文案;我朋友圈沒人看,那就不發圈。
遇到問題,要直視問題,去接納他,然後解決他,把他變成自己達成目标路上的養料,而不是把自己變成這個問題路上新一輪的失敗者。
寫于:2024年6月27日
- 上一篇 從前說
- 下一篇 2283.不忘初心,溫暖前行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