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娃娃日記之不要我做我偏做

父母不允許孩子做的某一類事情很大程度上許孩子們喜歡或者已經習慣了的事情。

心理與身理都形成了慣性,成人越是阻止,孩子反彈越大。

比如玩手機,打遊戲,不寫作業。

這是大部分大點兒的孩子愛做的事。

而小一點的孩子了?

三歲的球球吃飯不愛用勺子,而是用手捏飯,他說是因為好玩。

剛滿三歲的十一會背着大人吃衛生紙,不滿三歲的三寶一生氣就鑽到桌子底下。

這些行為本身是沒有錯的,出現在孩子的身上也沒問題,但是三歲的寶寶應該學會用勺子,而不是為了好玩,丢了用勺子這一項技能。

拿到東西就吃進嘴裡,那是小嬰兒才會做的事兒,何況十一吃的不是食物,可能與他習慣有關,也可能是他異食癖,身體缺微量元素。不論什麼原因,他會在大人一不留神的時候,撕下一片生紙塞進嘴裡。

隻要是孩子,都有和父母打遊擊的經曆。

例如,看電視。

小點兒的孩子不懂得自己去得到,隻能尋求父母的幫助,父母對孩子不合理的請求不予理會時,小娃娃的手段通常是一哭二鬧三打滾。

纏到大人為他打開電視調到他想要看的台為止。

大點兒的孩子,就會想盡辦法,用自己的手段達到目的。

你有沒有在父母剛一離開家的時候,快速從書桌前彈起來趴在窗戶邊上看着爸爸媽媽的身影遠去,焦急的等待個幾分鐘,确認他們不會突然返回,就迫不及待的打開電視機,提心吊膽的看起電視。

這不是一件危險的事,得逞不得逞,倒不用過多追究。

但是有些過程或是結果危險的事,被父母見到一次批評一次。

比如:爬陽台(和一切能爬高高的地方)。

父母嚴肅的态度讓孩子更加好奇:原來我爬到那個位置,爸爸媽媽的表情是這樣的呀……

一次兩次的批評,擋不住他此時強烈的好奇心,他一定要知道爬山去了會怎麼樣。

畢竟在高高的地方他看得更遠,心理上也得到了滿足。

大人知道孩子萬一掉下去了,輕則磕破皮,重則粉身碎骨。

可是孩子不知道啊!大人對他生動形象的解釋了掉下樓的危險性他也聽不懂。

沒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永遠是故事,孩子會繼續做他想做卻令父母越來越崩潰的事兒。

這種事情上,大人不敢放任孩子去探究他想要的結果。

孩子的問題一個接着一個的來,每一個問題都變成父母急需解決的頭等大事。

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更好的成長,又得到他想要的滿足感了?

我還在探尋好方法的路上。

第75周第1篇總223篇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