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趣事
我的童年是在農村度過,那時候的農村雖然不富裕,但生活過的簡簡單單,快快樂樂,過去的人都沒有太多的欲望,吃飽穿暖就很滿足。
我的童年裡既沒有興趣班,也沒有旅遊經曆,那是一種“原生态”的快樂
後來,大學畢業以後長期在城市裡工作生活,城市孩子的童年永遠有讀不完的興趣班、輔導班,如果今後讓他們回憶自己的童年趣事,不知道他們自己怎麼去理解自己的童年趣事。
小的時候,農村連電視都沒有,因為我爸在外地工作,他給我們家買了台黑白電視機,這在我們村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也讓我們家每天都熱鬧非凡。
每天晚飯還沒吃完,我家裡就已經聚集了幾十個小孩子,還有大人,搬磚的,拿闆凳的,還有幹脆扛個長凳子,能坐四五個人呢,一家人的座位都解決了。
我小叔是我們村裡唯一的高中生,他每天負責給電視機調音,調台,哪天刮風了,電視信号不好,他就爬到房頂上去調整天線,那時候覺得小叔真有文化,啥都會搞。
吃完飯,我媽搬出一隻軟床子,讓我們姊妹幾個坐在床上看電視,找不到座位的看電視的孩子們十多人都湊合坐在床幫上看,電視還沒結束,床上橫七豎八的都睡着了,等電視結束後,各家大人把自己的孩子都抱走,我媽再把我們一個個的抱回屋去睡覺,每天都是這樣,每天晚上聚集看電視是我最快樂的事,也是當時心裡的一個寄托。
我小叔在城裡讀高中讀了三年,他什麼都懂,什麼都會,童年時候總覺得小叔是萬能的,每天都想粘着他,他帶我去趕集,帶我去聽戲,還帶我去趕廟會,廟會上人山人海的,小叔就讓我騎在他的脖子上,啥都能看見,有一次小叔在廟會上給我買了一個風筝。
拿着風筝剛到家,村裡的小夥伴都聽說了,一下子10多個小朋友都跑來了,那時候我還是我們村第一個買風筝的,他們根本都不知道風筝是怎麼放的,有點連聽都沒聽過風筝的名字,吃過午飯,小叔帶着我們一群小朋友去南河放風筝了。
我們村的南河是我們市的護城河渦河的河岔子,從來沒有幹涸過,我們村的大人們經常在這個河裡洗衣淘菜,逮魚捉蝦,小的時候環境污染少,坑坑河河都有魚蝦,每年夏天下大雨都要翻坑好多次呢。
我們那裡說的翻坑就是下大雨的時候雨水急流,流進河裡把魚蝦都沖上來了,河面上漂着許多的大小魚,大人們拿着筐子在河裡挖魚,挖回來後清洗幹淨挂上面糊給做煎魚吃,現在還能回憶起來,我媽做的煎魚酥嫩酥嫩的,魚刺也嘎嘣嘎嘣的脆,真香。
再說小叔帶我們放風筝的事,10多個小朋友都嗷嗷叫跟着我小叔手裡的風筝線跑來跑去,出一身汗不說,還灌了一鞋仡佬子土,小叔看着我們都這麼開心他也笑得直不起腰來。
小叔為了讓小朋友們都體驗一下放風筝的感受,他就讓每一個人都牽一會風筝線,大家都輪流一遍,誰都有一次機會。
手牽風筝線的小朋友都會瘋跑一陣子,跑的越快,帶起來的風越大,放的風筝越高,小朋友都比着跑,好幾個都跑掉了鞋子,衣服也汗濕透了,汗混合着土一個個都成了小花臉,回想起那個畫面,至今還能笑出聲來。
該收線回家吃飯了,小叔邊走邊纏線,小朋友也都戀戀不舍的跟着跑着。
後來長大了,結婚了,生娃了,也帶着自己的孩子到公園的草地上去放風筝,草地上放風筝的人很多,五顔六色的風筝有大的,小的,各式各樣的煞是好看,比我小時候的風筝好看多了,也先進多了,但是總也找不到那種開心快樂的感覺。
- 上一篇 王朔:别人說啥都别往心裡去 愛誰誰 我就是我
- 下一篇 2024-01-23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