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忽略了這點,跟孩子說100遍道理都沒有用

...

賽客傾訴--匿名說心事,說了更健康。

《格林童話》裡有一則寓言故事令人印象深刻:爺爺年紀大了,吃飯時飯菜常從嘴裡漏出來,兒子兒媳便不讓他上桌吃飯,隻讓他在火爐邊吃。有一次爺爺不小心把碗摔碎了,兒媳婦破口大罵,說以後要改用大木盆給老人盛飯。這話恰好被兒子米沙聽見了。有一天,夫妻倆看見米沙在地上擺弄一堆小木片。父親問米沙在做什麼,米沙回答說:“爸,我正在做木盆呢,等你和媽媽老了的時候,我好用這隻木盆給你們盛飯。”

夫妻倆聽後面面相觑,十分羞愧。他們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從那以後,他們又重新把老人請上桌吃飯,并細心照顧。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父母身上。

無數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接受到最好的教育,所以拼盡全力的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學校,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但是往往忽略了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對孩子而言,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言傳身教。父母以身作則,孩子随時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斷地想父母靠近,這比起講道理訓斥,更能讓孩子感同身受。


1.教育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家庭教育中是孩子最主要的模仿對象。孩子們會在生活中用眼睛注視,用耳朵傾聽,用行為模仿,這所有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的。


《中國詩詞大會》的冠軍武亦姝一直是大家熱議的學霸,擅長國學,中華上下幾千年的詩詞歌賦她熟記于心,高二的時候,就在詩詞大會的節目中打敗衆多本科生,成功奪冠,高考時更是在滿分660分的上海,以613的高分考上清華,可以說武亦姝絕對是學霸中的學霸,天資聰明,智商超群。


武亦姝之所以這麼優秀,和父母的教育是分不開的,她的母親是美術老師,父親是著名的律師,可以說是生在一個高知家庭,家庭教育環境是沒得說了。但是在她小時候卻也是貪玩不愛學習,作業不怎麼好好寫,敷衍了事很是随意。但是她的父母,卻非常的有眼光,并且及時的預防這一問題。她的父母以一種随意的教育方式來教育武亦姝,武亦姝的爸爸不再玩手機跟象棋,而是閑暇之餘陪着武亦姝一塊讀書,通過讀書讓她懂得為人處世的道理,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檢驗自己的人格。”教育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當你以自身的行為營造一個好的環境時,孩子也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2.孩子的問題,其實是父母的問題

斯科特在《少有人走的路》一書中說道:更糟糕的是,他們會情不自禁地模仿父母,拷貝父母的處世方式,将它視為人生的标準和榜樣。

生活中,我們容易忘了自己對孩子的影響,很多父母以為自己的行為隻是小事,甚至還會當着孩子的面辯解,沒有分辨能力的孩子,隻能全盤接受父母的行為,直接影響孩子的三觀養成。


在之前熱播的《爸爸去哪兒6》中,明星楊爍之前在節目中不斷地狂吼孩子,而他的孩子總是看起來小心翼翼,眼神都帶着隐隐的恐懼。對比霍思燕與杜江的孩子嗯哼,雖然也會闖禍,但是父母都是用理性的态度和孩子說明,所以他們的孩子就明顯大方得多,臉上常常洋溢出自信的神情。


孩子的問題,說到底就是父母的問題。如果把父母看作是原件,那麼孩子就是複印件,當複印件出問題的時候,我們應該從原件上找問題,審視自己的教育是否出了問題。父母的行為其實就等同于教育,它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狀态,進而決定孩子的性格,連帶影響到他後續的人生。所以懂教育的父母,會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以及對待孩子的方式。


3.說再多的道理,不如言傳身教來得實際

為人父母,誰都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卻不知道,自己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線。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都來自于家庭。太過用力的教育,教不出聰明獨立的孩子;毫無章法的蠻力逼迫,隻會牢牢鎖住孩子生命的可能性;真正好的教育,不是苦口婆心的說教,而是言傳身教的示範。


正如楊瀾所言:父母最好的教育,就是讓孩子看到自己怎麼做人。


父母樂觀積極,孩子就奮發上進;父母堅韌不拔,孩子就勇敢堅強;父母和藹可親,孩子就溫柔敦厚;父母享受人生,孩子就熱愛生活。父母時時、事事、處處以身作則,率先垂範,一言一行就會成為孩子的好榜樣。

或者說,來自于父母的言傳身教。


其實,教育孩子是需要我們用正确、科學、專業的方法論不斷探索的,心理學恰恰是一個最佳的途徑。因為孩子擁有再多才藝,都不如擁有健康的心理狀态來得重要。


加入賽客傾訴,由心理咨詢師團隊帶你體驗心理學對生活帶來的積極轉變,也讓你更了解如何與伴侶、與孩子修複關系,在每天的行動中,改造出幸福快樂的家庭。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