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這本書叫作《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它的作者叫克裡斯坦森。他曾經寫過一本風靡全球的名著叫作《創新者的窘境》,指導了中國的互聯網視野,就是中國包括360的周鴻祎、李彥宏這些人,阿裡巴巴的馬雲,他們在很多場合都會提到這本書,也影響到了美國的互聯網發展。

他就告訴我們說,所有颠覆性的創新都不是由行業前三名開展的,因為他們有太多的沉沒成本在裡邊。所以克裡斯坦森,為什麼研究創新的人,怎麼會突然寫了這麼一本書呢?因為他得了癌症。他得了癌症之後,覺得自己的人生已經時日無多了,他就想我要給哈佛的學生留下一些什麼樣的東西?所以他就把自己所掌握的所有商業的知識拿出來分析人生。

他說我們用商業的知識分析了那麼多的生意,有的成功了,有很多是有原理的。那麼這些原理既然在商業領域可以成功,在人生的領域應該也應該能夠成功。所以他就全部是用原理來分析人生。

因此這本書最有意思的就是,他都是先給你講一個商業案例,然後通過這個商業案例給你講一個商業原理。通過這個商業原理告訴你,人生當中你應該怎麼做,所以特别棒。

...

他把人生分成了三塊,如果你希望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成功的話,有三塊很重要。

第一塊就是你要有一個成功的事業,相信很多人不反對,你的事業要成功。

第二個,你要有很好的家庭和朋友的系統,就你需要有家人和友誼的支撐。

第三塊就是你要保持正直。有很多人有事業、有朋友、有家人,但他犯罪。一個小小的犯罪就可能會導緻你前面所有的東西都沒有了。所以最後一條叫作如何一直保持正直。

隻要在這三方面你能夠保持成功,你的人生就會是一個值得去擁有的人生。

開篇序言的名字特别有趣。他說,能飛是因為有羽毛嗎?用這樣的标題作序言,什麼意思呢?就是當我們人看到鳥在飛的時候,很多人就會想說,那我如果披上這個羽毛是不是也可以飛呢?于是就有很多人真的做了這樣的事兒,摔死了。原因是什麼?是因為它并沒有掌握這個鳥為什麼能飛的原理。這就是原理的重要性,你不能隻看表象,你要看原理。

所以克裡斯坦森,因為他是大教授,很厲害。有一次有一個人打電話說,你好,我叫安迪·葛洛夫。英特爾的總裁。他寫過一本很有名的書,叫《隻有偏執狂才能生存》,這是非常厲害的書。這葛洛夫說你來英特爾一趟,你要給我們講講怎麼樣創新,因為我覺得你的書寫得非常好。

後來克裡斯坦森去了,去了以後他就說,那我先給你們講一下關于創新的原理。那個葛洛夫說别費勁,直接講,直接告訴我說我該怎麼做?

克裡斯坦森說我不能告訴你該怎麼做,因為我又不是英特爾的人,我不了解這個行業,我給不出建議。那個葛洛夫說我沒時間,我沒時間聽你講那麼多原理,你就告訴我該怎麼做就行了。

他說對不起,我告訴你的肯定是錯的,所以你必須耐心聽我講講原理。然後在他講完了關于創新的原理之後,葛洛夫坐在底下突然說,行了,我知道該怎麼做。這就是原理的重要性。

有一次他被美國國防部叫去,說給國防部上上課,講一下美國應該怎麼樣去實行一個更加完備的國防系統創新。然後他就說那我先給你們講講原理,我從美國鋼鐵業的變革開始講起。後來整個參衆兩院的很多議員,包括很多國防部的高官,包括美國的國務卿都坐在底下聽。

聽完以後大家覺得很有收獲,因為原理才是最重要的。我們作為一個老師,作為一個教授,怎麼可能知道怎麼做國防?怎麼可能知道怎麼去做Intel?那是你們的事。所以我們的任務就是告訴你原理。因此克裡斯坦森是給所有講理論的人找到了一個非常棒的依據,就是你講理論就夠了,因為他們來解決具體的問題。

...


怎樣保證事業的成功?

在做事業的成功的方面,我們先要解釋一個問題,就是什麼是戰略?你的人生有沒有戰略?戰略是由兩樣東西構成的,第一個是你的目标。戰略不僅僅是目标,但是必須得有目标。第二個就是你将如何去實現這個目标。把這兩個東西結合起來,這才叫作戰略。

目标,想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解決目标的問題,你希不希望自己能夠擁有一個能夠給你帶來真正激發良好動力的工作?相信這是很多人都所渴望的。但是有大量的人,包括克裡斯坦森,他在參加校友聚會的時候就發現,很多校友在畢業的時候,他其實他的理想是做一個什麼樣的人。他想做一個文學家,做一個演藝明星,做一個哲學家。但是對不起,他們一畢業都跑去賺錢了。都跑去做基金,做私募,做廣告,去賺錢了。

他們當時的借口是什麼呢?是說等我先賺夠了錢,我再回來做我想幹的事。沒有想到在經過了30年、40年以後,再聚會的時候,這些人還在做那些他認為不得不做的事,他根本沒有去做那些他真正想做的事。

因為從一開始,他們選擇的目标就不是一個能夠給他帶來内在動力,能夠激勵他的目标。當你認為上班需要有用的時候,請問上班這件事還好玩嗎?上班這件事就被割裂了,被你從人生當中割裂出來了,上班變成了一個不得已得去從事的事。我得上班,因為我要掙這個錢。所以我們的人生就會變得特别的沒勁。

動因理論

因此在這個地方,克裡斯坦森引發的這個理論叫作動因理論,什麼叫動因理論呢?就是什麼才能夠真正的激勵一個人?我們過去總覺得說激勵是很重要的。員工幹了活,給員工發錢,不斷地發錢。但是有一個實驗是這樣,他給兩組小孩。

兩組小孩子就玩拼圖,就在那玩拼圖。這組小孩就自己玩就好了,然後這組小孩隻要拼出來一副,就給他獎勵一美元,拼出來一副就獎勵一美元。然後到了下午3:00,老師說好,結束了。咱們現在上課的時間結束了。

結束了以後的結果怎麼樣?就是那個給一美元的那一組,一說結束,轉身就走了,就不玩了。而那邊沒有給過錢的小孩呢,會怎麼樣?就一直在玩。因為他會覺得這事很有意思。所以比激勵理論更重要的是動因理論。

什麼叫動因理論?就他做這個事有沒有發自内心的願望?那麼哪些東西會給你帶來發自内心的願望呢?這裡邊總結了幾點,一個叫作有挑戰性。你需要做一些能夠帶來挑戰性的事,這個會給你帶來動力。第二個叫作獲得認可,你在工作當中,在學習當中能夠獲得社會給你的正向反饋,讓你覺得好棒。第三個叫責任感,就你覺得你應該做這樣的事,做這樣的事是對的。第四個就是在做這個事的時候,你能夠得到個人的成長,你的個人能夠不斷地得到成長。

那讀書有挑戰性,我要把每本書盡量講到最好。讀書可以獲得我的責任感,我覺得幫助我身邊更多的人擺脫痛苦,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這是獲得反饋。然後個人得到成長,就是讀書會辦來辦去,受益最大的人肯定是我。因為我知道太多書,每本書都讀完并且要講出來。所以它符合我所有想要追求的東西,因此這件事就是我幹起來很幸福的一件事。

如果你能夠找到一個你喜愛的工作,你會覺得這一生沒有一天在工作。發現驅動計劃理論

第二個要解決的問題是“在生活當中雖然有了目标,但你經常會遇到更多的機會。”遇到更多的誘惑?你要不要判斷你該不該做一件事,判斷你要不要岔開去抓住新的機會,還是放棄那個機會,咱們不能籠統地說放棄還是去做。

你比如說人生其實是有很多偶然構成的。你原本就是一個電視台的主持人,後來有一天在參加一個師妹的婚禮的時候。結果旁邊坐一個小兄弟是IBM的人,他就在那跟别人吹,聊他們有一門課程是IBM最棒的一門課程進入中國了,現在在招講師什麼的。

你就多嘴問了一句,我說那我能講嗎?因為沒講過課,能講嗎?他說可以,你可以試一下。那就報名吧, 你就試一下,抱着學一門課的這個态度,想免費學一下這課。結果跑去一試,竟然成為了一名講師,成為了當時最受歡迎的老師。

這全是由偶然的事件引發的,如果沒有這些偶然事件的話,你的人生可能也不會走上既定的道路。

那到底哪些機會該抓住,哪些機會不該抓住?這是不是一個很困難的問題?所以在這個地方你需要學會一個理論,叫作發現驅動計劃理論。

什麼叫發現驅動計劃理論?就是接受一項任務之前,你應該考慮什麼問題?他說能幫你做這些關鍵事情的人,是不是需要犧牲自己的利益來幫你呢?換句話說是不是因為要幫助你完成這項工作?先要假設這些人都是無私的。

同樣重要的是問問你自己,哪些假設條件需要被驗證是真實的,你才會對選擇感到滿意?你做決策是根據外在的還是内在的動因?為什麼你認為這會是你自己喜歡的,你有什麼證據來證明嗎?這一段話其實很重要在哪兒呢?

就是在你做一個決策之前,你要問一下自己這段話。就是這個事能不能成功,它需要滿足哪些前提?這些前提都能夠存在,這件事才有成功的可能性。而如果這個前提裡邊有一項是虛假的,這件事是成功不了。

有大量的傳銷案例,他把這個事講的簡直讓你覺得天衣無縫,你覺得這是肯定能賺錢。你比如說有一個典型的傳銷就是消費返點。他說我們找到一種模式,你隻要消費,這個商家就會給我們平台交一筆錢。然後我把這個錢一半我們平台賺了,另外一半返給你。這樣的話你每消費一次,你的賬戶上就會多一些錢,将來做養老、做消費、做積分。

這樣你看,你消費後還能賺到錢,你覺得這好不好?如果你覺得好的話,那麼别人也會覺得好。那你就問,說那些商家為什麼要參加?商家要推廣,商家推廣的時候拿出很多錢做推廣費用的,我們就把他這個推廣費用省下來了。因為消費返利,所以有很多的人願意來。人隻要多,他肯定願意給你打折優惠。這個是一本萬利的生意。賣賣就賺錢了。所以大量的人拿着錢就來做。

見過很多朋友做這個,生拉硬拽也拽不住他們。後來所有的錢都沒有回來,再也沒有回來過。為什麼?這裡邊有什麼前提是做不到的?第一個前提,商家連劃一個銀聯卡收1%的手續費,他們内心都肉疼,他們的利潤薄的那個程度你是沒法想象的。所以他銀聯卡它能不刷卡,他要送一瓶可樂。所以他盡量地不會增加這個錢。你一下讓他拿出百分之十和百分之五,你比稅務局還厲害,你讓所有的企業向你交稅。

那人家解釋說因為我有客戶啊。你的客戶哪來的?商家沒有給這個東西的時候,哪來那麼多客戶?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呢?你想明白了嗎,他們是一個完全空手套白狼的故事。

所以在一開始在那個商城裡邊所擁有的産品全是劣質産品,全都是賣不出去的,急需要推銷的産品。比如說保健品、化妝品這些東西,利潤空間很大的,它給你做一些。但你做一做你發現沒有人能夠天天買這些東西,我需要買的是這些大牌的東西。對不起,大牌根本不參加這樣的活動。所以他根本沒有那個人群,也就根本沒有商家。這就是這個東西不能去當做一個機會的原因,因為它的前提是虛假的。

所以今後你人生當中當你遇到很多誘惑,你覺得這事我要不要去做的時候,你要問自己什麼?這需要有哪些前提滿足才能夠實現這件事,這些前提通過我的努力能不能實現,還是說它就隻是一個虛假的前提?用這種方法來決策我們到底該不該去抓住這些機會,面對這種突發的機遇,這是我們做人生戰略的第二個大問題。

戰略聚焦

人生戰略的第三個問題就是,你的戰略需要和你的執行相配合。很多地方都說我們有戰略,但問題就是這個戰略根本不執行,為什麼呢?因為你在執行層面根本沒有支持這個戰略。你比如說有一個案例,就是美國有一個牌子的醫療儀器,他們從筆記本的醫療儀器換到了掌上型的醫療儀器。就是帕姆的掌上型的醫療儀器,公司的戰略是什麼?公司戰略是要力推掌上型的醫療儀器。

後來這個總裁就跟着他們的那個銷售人員去拜訪那些客戶,結果就發現那個銷售人員,就一個勁地講筆記本型的那個銷售儀器。總裁在旁邊說,講帕姆,講講手上那個,講掌上那個,就一個勁地說。那個人就跟沒聽見一樣,總裁的話在那講跟沒聽見一樣,就一個勁地講那個筆記本的。

後來回來總裁就很生氣,說為什麼這樣?結果後來一研究發現,這些銷售人員的收入全都是來自于筆記本型的銷售。你在戰略層面說你要去做掌上型的,你在執行層面根本就沒有給到他相應的支持。這就是錯位激勵,你所激勵的事和你想要的東西根本達不到。

還有什麼是典型的錯位激勵呢?美國的醫療制度是特别糟糕的。在中國有了病,基本上你一天之内能看上吧,這個就很好了。在美國你有一個病,你得排隊。那麼為什麼美國人做個醫改就這麼難呢?因為美國對于這些政客的激勵制度是絕對短期的。在這個短期之内,4年之内你要是,或者競選期兩年之内,你要是拿不到足夠的選票的話,明年你就沒機會了。

所以這些人都不願意做那些長期才能見到效益的事情。你一上來做醫改,就會動到一大堆人的奶酪,這些人就開始反對你。支持你的人還沒有出現,反對你的人全都跳出來了。所以最後的結果就是你肯定選不上。

因此這種錯位的激勵會導緻人們不去做自己應該去做的事情。我們在生活中很多這樣的事,就是你認為你該做這樣的事情,但是你根本沒有為這件事情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

喬布斯回到蘋果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呢?就是在喬布斯離開蘋果的日子裡邊,蘋果整個是混亂。蘋果的所有人都不知道蘋果要做什麼,每個人就胡亂地做新産品,沒有一個能做起來的。

後來喬布斯回來以後,把所有搗亂的人全部幹掉,然後說我們現在就玩命地做ipod。就是當時的那個播音,就是播放器ipod。所有跟做ipod的無關的人,他就拼命地罵他們,把每個人罵回到正軌上。所以喬布斯是一個絕對戰略聚焦的人。他戰略上做這件事,他就在時間、資源上、能力上要分配足夠的東西到這件事情上。

那好,回到我們的人生。我們的人生有沒有給自己要做的事做好足夠的配置?你比如說,你認為你的人生,家庭很重要,那麼你在家庭上面花時間了沒有?

所以要做戰略聚焦的事,能夠拿出更多的時間來做自己真正認為有意義、有價值,該做的事,這就是配置。

三個人生的戰略。

第一個就是找到一個能夠讓自己動心的,能夠給自己帶來内在激勵的目标,這是動因理論。

第二個是面對取舍的時候,你要用發現驅動計劃來問自己這個事的前提存不存在,來決定要不要抓住這個機會。

第三個,一旦你确定了該做這個事,一定要分配給它足夠的時間。要分配給它足夠的時間、精力和資源,才能夠保證把你真的要做的這個事推進下去。

...


第二部分,家庭和朋友

這裡邊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理論,叫好錢壞錢理論。你比如說他先講了一個案例,就是摩托羅拉當年做的那個銥星電話。全球任何一個地方都能打電話。喜馬拉雅山上也可以打,在馬裡納亞海溝你也可以打。任何一個地方,隻要能見着天你就能打。但它唯一的問題是必須得見到天,所以在家裡邊你也打不了,你得到戶外打。但隻要你在戶外,全球任何地方都能打。

這個計劃是巨貴的,摩托羅拉因此而倒閉的。那為什麼摩托羅拉會在這個錯誤的事上,投入了這麼多的錢去做這麼一個瘋狂的事呢?原因是因為他們太有錢了。這個叫作壞錢,就當你手上莫名其妙地突然多了很多錢以後,你發現你所做的事兒其實并不是你真正應該做的事兒。你會揮霍這個東西,你反正有的是資源。

當下屬說服了老闆做這麼一個事以後,一旦在一個大公司裡邊啟動這個事兒,停不下來了。有沉沒成本就會不斷源源不斷地追加上去。但是反過來,本田在第一次到美國本土的時候,他們做摩托車。本田的摩托車到了美國根本賣不動,為什麼呢?美國人喜歡重的、大的功率的哈雷。本田也造這個,本田也造這種大的,因為他為了迎合美國人的需求,它也造這個。結果根本賣不動,賣不以後怎麼辦呢?本田就傻掉了,說這完了,這賠死了。

結果本田有一款輕型的摩托車,是他們的送貨員整天跑來跑去送貨交通的。結果這個東西被一些顧客看中了以後要買,為什麼呢?因為很多美國人喜歡騎着這個東西上山,在山上蹦,像極限運動一樣地蹦。結果這個玩意就突然大賣起來了。

那為什麼像本田這麼一個當時沒有錢的公司,反倒能夠把一個好戰略給做出來呢?原因是因為他沒錢。當他沒錢的時候,他做任何一件事,他所考慮的都是怎麼樣是對的,怎麼樣賺錢。有錢的公司甚至不考慮怎麼樣是對,有錢的公司隻考慮這事是不是按計劃在做,這就是大公司病。

那你說這跟我們做家庭有什麼關系呢?事實上就是我們在生活當中其實經常會忽略掉對家庭的投資,原因是你可以揮霍掉家人對你的縱容。有時候你會發現你對家裡的時間投入是最少的,原因是因為家裡人不喊。家裡人知道你忙,家裡人可以理解你。

所以導緻你和家的關系變得越來越遠。在這個地方有着更多的感情,反倒會導緻這個家出現更多的裂痕。所以家裡邊既有感情也就有傷害,這跟好錢壞錢理論是一回事。

你在辦公室裡邊你敢随便得罪一個人嗎?這人跟你吵架,然後辦公室都會過來說你。因為你們倆之間沒有那麼多的錢,沒有那麼多的感情,他就會要求你要變好。所以反倒你在公司裡邊投入了很多精力,打扮得很nice的感覺。但你在家裡邊你可以随意地揮霍。所以我們要反思一下,我們到底給家裡邊人投資了一些什麼東西?

在家裡邊我們有多重要,你知道嗎?就是一個孩子的的智力發育跟什麼相關呢?就跟他在嬰兒時期所收到的詞彙量是相關的。所以在美國,很多富人家的小孩測智商比窮人家的小孩更笨,原因是什麼?因為窮人有很多時間陪孩子,他們跟孩子講很多的詞兒。而且一定要講足夠複雜的成年人的詞彙,千萬不要講那種小孩的話,小孩的話會使得這個單詞量下降很多。

所以當你每天都比别的家庭,跟那個孩子多講了一兩千個詞彙的話,累積下來。小孩在出生的頭三年裡邊,能夠聽到4800萬個單詞的孩子,這些人比那些聽過1300多萬個單詞的孩子,大腦裡的多了3.7倍良好的潤滑的連接,而且能夠促使細胞呈指數倍的增長。通過與多達一萬個突觸的連接,每個腦細胞可以與其他數百個細胞連接。也就是說接觸大量談話的孩子,幾乎擁有了不可估量的認知優勢。

我們見過很多很悲慘的狀況,就是大量的家裡邊因為父母很忙,就把孩子扔給老人。扔給老人,老人沒有那麼多精力說話。那孩子就不說話,老人也不跟他說話,老人隻是讓他吃飯,隻是讓他吃飯。所以孩子的大腦連接就會少很多,這個就會引起發育遲緩以及情感上的遲滞。所以你最應該投資的地方在你的家裡邊,你應給家裡邊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

奶昔是被雇來幹什麼的?這是一個商業案例,說有一個地兒賣奶昔。就是那種美國那種杯子,奶昔,插管子喝的那個奶昔。他們就做了大量的調研,拿着問卷問,您覺得需要再加更多的果粒嗎?您覺得果粒大顆一點好不好?您覺得濃還是淡?做了很多這樣的研究,不斷地調整那個奶昔的口味、口感。結果最後發現對奶昔的銷量影響不大,永遠都那樣。

後來這個咨詢人員去看,就研究這個奶昔的銷售。就真的去問那些人說,你們買奶昔主要的原因是什麼?他雇這個奶昔來幹嘛呢?到底幹什麼用的呢?結果後來就發現,買奶昔的時候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方便。每次來買奶昔的很少,有好幾個人都是一個人,他的辦法是買完拿着就走,為什麼呢?他要一邊開車一邊喝,作為早餐。

有一個人早餐一邊開車雇了一個漢堡包,一邊吃一邊開,結果弄的一身都髒兮兮的。這肯定不方便,拿奶昔。你看,所以雇這個奶昔的作用,不是因為它的口感, 不是因為它濃還是稀。而是因為它能夠頂飽,而且一個手拿着就能夠開車,很方便,這才是人們雇一個奶昔的最重要的原因。因此你要想讓這個奶昔的銷量提高,你得想辦法在這件事上下功夫。

那好,你們家雇你來是幹什麼用的?你老公,你老婆要你,你作為一個老公,你到底是幹什麼的?所以很多男人在這件事上産生了誤解,就覺得養家糊口。很多男人說我把錢都交給你了還怎麼樣,每次我還不就為了這個家。但是你要知道一個女人找到了一個男人,她的目标絕對不僅僅是為了讓你給她錢。那樣她不如買個理财産品或者租房子。

那就是找到依靠了,她需要的是交流、談話、關心、情感支撐、理解、包容,共同面對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去解決孩子的各種各樣的問題,一塊參加家長會。這才是雇傭你做老公的最重要原因。你就是那杯要完成這件事的奶昔。

所以從這個理論延伸出來,我們要好好地思考一下我們在家庭當中的角色,我們在家裡邊到底承擔的是怎麼樣的角色?你難道真的就是一個印鈔機嗎?把這事想明白。

接着又講了戴爾的理論。戴爾這個公司的加工商是誰呢?台灣華碩。戴爾一開始隻讓華碩生産那裡邊的内存條、處理器。然後生産的這個華碩過來跟他講,其實你那個屏幕也可以外包給我們,我們也可以。戴爾一算說,這外包這也可以,這樣的話我們的财務成本已經下降很多,還能夠減少很多固定資産。好,同意,屏幕也都給你外包。

那過一會又來說,其實我們現在整機也都可以做了,你讓我們給你做整機的外包吧。戴爾又算,戴爾就算它,因為他們上市公司嘛,就要算這個财務數據。一算,如果整機都能外包的話,咱們等于拿一商标就賺錢。拿個商标貼logo就能賺錢,這太棒了,整機都外包給華碩。又過了一年,華碩就出了自己的電腦。華碩說戴爾的全是我們生産的,所以都一樣,我比它還便宜1000塊錢。怎麼整,戴爾就開始沒落。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什麼呢?不能什麼事都外包。我們在家庭當中,很多人把很多事都外包了,孩子的教育外包出去。孩子教育找新東方,找什麼學而思,讓他學習。出了任何問題找專家,全部都交給别人。

在家庭教育當中你永遠都要記得一件事,父母是最重要的,父母的作用是所有人都不能夠替代。所以不要給孩子報什麼早教班,孩子根本不需要早教老師,孩子需要就是跟你玩,孩子隻需要跟父母在一起,他的大腦是成長最快的。因為他能夠學到很多東西,最重要的是能夠有安全感,能夠找到親密關系,這才是最重要的。

對孩子的成長三個東西最重要。

第一個叫作價值取向,這孩子認為這事是對的,那事是錯的,他有自己的價值取向。

第二個是資源,就他學會了什麼東西,有什麼工具。

第三個,他的應用流程,就他處理任何問題的習慣性方法。這是商業的說法,大家聽起來可能比較陌生,《論語》怎麼講的。

孔夫子說看一個人怎麼看呢?他叫“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你要看一個人,你看看他做事的價值取向。他做事,這事幹還是不幹,你看他是通過什麼途徑來幹。他的處理問題的程序,你看他用什麼東西在做,他的方法,他所擁有的資源。一個人還往哪藏?隻要你把這三件事一看,這個人基本上就看明白了。

看到嗎?孔子真了不起。孔子在2000多年前講這三句話,就是我們現在的教授們研究的教育一個孩子的三樣東西,他的價值取向,他所掌握的知識,也就是資源,他的應用程序。那麼這三樣東西都需要通過我們來交給他,而不是簡單地通過老師來教給他。

孩子去上學,去上學不是孩子們要完成的事,孩子們需要做的基本工作有兩項。第一是要獲得成功的感覺,第二是每天都會有朋友,這才是孩子上學的最主要的原因。

但是現在我們很多學校在第一條上是做錯的,我們整天讓孩子沒有成就感,讓孩子上學覺得不斷地受挫。所以反過來你發現,孩子如果不上學,他為什麼要混上幫派?他為什麼要在街上參加黑社會?

孩子所得到最重要的兩個東西,一個是團隊,一個是成就感。

克裡斯坦森是四個孩子的父親。他說在他經曆了這麼多孩子的教育以後,他終于悟到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孩子們隻是自己準備好學習的時候,才能學到東西,而不是在我們準備好教導他的時候,才能學到東西。

所以不是說你準備好了,我要給孩子上這課,上完這課我就可以走,不是。你應該對孩子有足夠時間的陪伴,按孩子在需要知識的時候,需要能夠成長的時候。不要怕孩子犯錯,孩子犯錯其實是學習的最好的機會。因為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最應該表達的是關愛和理解。

犯錯的時候是建立友好關系的最好的機會,而不是教他怎麼做的時候。而一旦你對他表現出了友好、理解、關心、同仇敵忾,孩子才能夠從這個錯誤當中找到更多可以改進的地方,叫吃一塹長一智。

那麼另外一個教育的機會是什麼時候?就是孩子做對事的時候。孩子做對事的時候才是幫他固定正确行為的最好機會,這時候你要告訴他這樣做是對的。所以這時候你才能夠讓孩子學會他的價值取向,學會他所掌握的資源,并且學會一定的應用流程。讓孩子自己去經曆、去學習,這就是翻轉式學習的内容。

就像克裡斯坦森說,小的時候印象最深的,他的褲子破了,因為他們家有七八個小孩,他的媽媽就丢給他一根針,給他線,說縫上。他的媽媽根本沒有替他縫這個褲子,他媽媽隻是坐在旁邊幹她自己的活。這個老頭小時候他就自己拿針線穿了半天,穿起來,縫那個褲子。

這個事情在他長大以後回憶起來,他會覺得好溫馨那個畫面。就是他媽媽沒有幫他縫褲子,他媽媽扔給他一根針,他學會了人生第一次縫自己的褲子。這就是父母給孩子的教育。

父母給孩子的教育絕不僅僅是幫他幹任何一件事,而是給他創造機會鍛煉他,讓他自己去經曆。這些事如果你錯過的話,那就真的錯過了。

塑造家庭文化

最後一條在家庭當中很重要的,就是用了我們企業文化的原理,我們要做家庭文化。企業文化就是一個企業出現一個事以後,所有人都會這樣去做,這叫企業文化。企業文化絕不僅僅是貼在牆上的口号,那個口号沒用。一個企業的人做事的行為方式一樣,這才叫作有企業文化。

比如亞馬遜的企業文化是什麼呢?是節儉。因為亞馬遜做電商,它要把所有的成本節減下來給到消費者。所以貝索斯亞馬遜的創始人,那是美國最大的富豪之一。他的辦公桌在宜家買了一個三合闆,在三合闆底下支了四個腿往那一放,這就是老闆的辦公桌。你說老闆都這麼做,别人怎麼做?

亞馬遜的辦公室的書架全都是用送書的紙箱子拼的。就是把大量的送書的紙箱,因為他們反正用完了,沒用了。那些紙箱擦擦幹淨,粘起來做成一面牆的書架,很結實,專門放東西。他們拿送書的箱子拼成茶幾,連茶幾都這麼做的。所以這個企業的文化就是節約,想辦法節約。

日本送快遞的,在日本大街上從車上跳下來跑,瘋狂地跑,百米速度在跑。快遞幹嘛跑那麼快?他說快遞,快遞你不要跑快點嗎?!

然後他說在日本送快遞的人,隻要你身上穿上這件衣服,你穿着代表公司的衣服,你就代表着公司的形象。如果你跑得不夠快,别人就會認為你們公司沒效率,别人就會覺得你們公司不敬業,所以以後就不會給你送東西。所以日本的快遞員最多幹到40歲就幹不了了,因為跑不動,他一定是百米速度在跑步。這就叫企業文化。

那麼一個家庭的文化是什麼?怎麼樣去構造我們家裡的文化?我們家裡的人遇到了同一件事,我們會怎麼處理?各位可以反思一下,比如說你們家如果有人打碎了一個碗,你們家裡怎麼處理?父親會不會大喊大叫或者媽媽會不會責怪孩子,還是媽媽會寬容地問怎麼樣, 傷到手了沒有。這就是不同的企業文化。

所以當父親大喊大叫,媽媽在責怪孩子,唠叨孩子的時候,你以為這個孩子能學會什麼?這個孩子也會學會抱怨父母,我不行,都怪我爸媽不行。他們倆就不行,所以導緻我不行。這就叫作家庭的文化。當一個家庭擁有着同樣的文化在處理各種各樣事情的時候,這個家才是一個有文化的家。當然這個文化有好的有壞的,假如你們家一直是暴力文化,那也好不到哪去。

所以我們要讓孩子溫柔但是有邊界,要讓孩子感覺到安全感,這是一個家裡的良好文化的方向。所以你需要拿出時間來教育孩子,幫他塑造價值觀,告訴他怎麼做事,擁有自由。然後你還需要幫助孩子和配偶,我們在家裡邊一塊打造一個家庭的文化。

...


如何保持正直?

在如何保持正直,他講了一個特别有意思的案例,就是邊際成本的概念。這是克裡斯坦森最有成就的一個理論。比如說網飛,大家知道Netflix。網飛是美國很有名的一個租賃DVD的公司,他們通過互聯網郵寄、租賃DVD。他們的老牌競争對手叫作百事達,百事達就是在街上開店面的,開那種租賃錄像帶和DVD店面的。百事達是一個巨頭,這個網飛是一個新公司,然後網飛就通過郵寄的方式租DVD。

最後的結果,就是百事達做了一個統計,說根本沒有那麼多人去做互聯網上的這個租賃,大家還是喜歡在店面上。他們拿當時的數據在做這樣的事兒。然後最後的結果,就是網飛現在的估價已經超過大概幾十億美金,這個百事達已經倒閉了。

原因是什麼呢?就是老牌的領先者永遠不願意做颠覆性的變革,原因是因為他的邊際成本。他不願意再投入這件事,因為他有很多沉沒成本。他已經有了那麼多店面,他這個店面就能夠産生邊際成本很低的收入。所以他如果把它推翻掉的話,他會覺得特别的受不了,因此他們就會做一些漸進性的變化。

但是隻有這些新人,新的公司才會做那些颠覆性的變化。我根本就沒有店面,我幹嘛非得要去做店面呢?我就完全可以用郵寄的方法來做這樣的事情。

那麼這件事情跟我們保持正直有什麼關系呢?他說你有時候做一點小小的壞事,你會覺得問題不大。因為我這兒有這麼多的沉沒成本,我如果不做這個壞事的話,對我的沉沒成本都會有影響。所以我稍微開個口子,我稍微放松一點,這樣的話能夠讓我這個系統繼續運轉下去。

他說這是非常危險的,他說邊際思考的方法是非常危險的,有些事不能做就是堅決不能做。有時候你甚至需要把過去的那個成本抛掉,不要那個成本,你也要去做正确的事而不能做那些錯誤的事。所以他建議大家什麼?他說100%的堅持比98%的堅持更容易。就如果你希望做一個遵紀守法的人,那麼好,一件錯事都不做,比那個說我每周末隻做一次,這個堅守的能力要容易得多。

他這裡邊舉到了一個案例。他是籃球隊的隊員,他是當時那個大學籃球隊隊員。有一次他們去打比賽的時候,最後一場比賽是安排在周日的。但他是一個基督徒,他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周日是絕對不能工作的,周日是絕對不能出來打比賽。但是教練和所有的隊員都說你必須來,你是咱們最重要的一個人。

你就開個口怕什麼呢?上帝會原諒你的。就每個人不斷地做他的工作,後來他真的動搖了。他在家裡邊翻來覆去地想,想了半天,最後還是給教練打電話,說實在對不起,我不能去參加比賽。就硬是拒絕這件事,在我們看來覺得很教條。但在他的人生當中,他認為這是人生當中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他始終恪守着一個基督徒所要遵守的東西,周日絕不工作。

所以他說如果你真的把這樣的事都挺過去了,你會發現你不會做那些會帶來損害的事情。

所以在人生當中有些底線是堅決不能碰的,就是要保持正直的這件事,這個底線是堅決不能碰的。

關于什麼是正直這件事,我覺得大家自己心裡邊應該有杆秤,這不光是法律的問題。因為法律隻是要求我們做那些,就是法律規定你不能做的事我們不做,但實際上我們每個人應該有道德要求。我們的道德要求應該遠遠高于法律的要求,要不然你這個生活也太在底線上了。

那至于什麼是正直的事兒?問你的良心。那很多人講那良心會不會被遮蔽?良心會被遮蔽,但良心一定在。每個人内心當中的良知是在的。每個人,無論你好人壞人,你其實都知道這件事做得對還是不對。

王陽明講的最有意思,說一個做賊的人,就算他做賊,他臉不紅心不跳,他欺負别人,殺人,他也讨厭别人把他叫賊。你當面叫他是賊,他也生氣地殺你。為什麼?他知道做賊不對。所以你心中是有這個良知在的,憑着良知做事。

希望大家能夠記住這麼幾件事。

一個就是工作動機,給自己找一個能夠帶來動因的,能夠讓自己有勁去幹的工作。然後發展的戰略、目标,當你決定要不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要問自己它的前提是否存在。

然後分配給它足夠的時間。那麼同樣要給家庭分配足夠的時間,不要把孩子外包出去,不要把家庭建設外包出去。要在這件重要的事情上投入足夠多的内容,然後最後保持正直。隻是告訴你原理,至于你的生活怎麼做,那是你的事。

随筆/恒之馨(整理)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