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左師說:篩出孩子閱讀理解與寫作中的雜質

在自己從事了閱讀推廣十餘年後,從公立學校辭職後,我也到各地分享閱讀寫作,發現了很普遍的現象,讀書多的孩子為什麼也寫不出文章呢?為什麼閱讀理解的題目仍然會失分呢?

兒童讀書多,這是量的積累,也就是說我們在為孩子做蓄水的工作,滿足的是孩子的水量。但水質如何呢?這是需要有協助能力的成人去引導和幫助的。

要想保證水質,我們一定先要篩出雜質,然後進行過濾。

對于孩子的學習,不止于語文,其實都是需要篩選,那麼我們回歸到語文學習上來。語文學習更是如此。經過近20年對學生的觀察,孩子們在語文學習上的雜質有哪些呢?

問題️️一:文章讀不懂?

這個問題包含兩層,第一層在于認知,第二層在于理解。

我們要解決的就是孩子的認知,先認識,再理解。

如果一個字不認識,勢必不會理解詞語的意思,這就是語文專業裡講的“字不理詞”。

不理解一個詞,放在句中,就不會透徹的讀懂句子的意思,勢必會影響孩子語文閱讀理解或者數學題意的理解,在學習上都将遇到頑固的障礙。

我們有多少成年人,拿到一本書時,會有看不下去的現象,不是書不好,不是您不識字,而是您遇到一本難懂的書,裡面會有讓我們不理解的詞彙,這取決于我們的先備經驗。孩子比我們少了二十幾年乃至三十年的生活經驗。我們覺得很容易的詞彙,他們很有可能不認識啊,也很有可能不懂啊。就跟您看一本艱難晦澀的書一樣。或許,再過些日子您再翻閱那本書,随着閱曆的增加,相關經驗的累積,這本書,再讀起來就會輕松很多啦。而孩子在閱讀上遇到的困難其實要比我們“以為”“認為”的,多得多,您以為孩子應該認識這個字,您認為孩子應該理解這個詞,但他們就是不會,這難道不正常嗎?

造成這種以為的,我觀察到的有如下原因。

第一,您比孩子大,語感與生活經驗的累積都要優于孩子。

第二,中國語言文化,博大精深,語義内涵廣泛。一個字,有多音字,同音字,您能很好的讀準音,區分形嗎?一個字,甚至還有很多的意思,這就是我們說的一字多義。詞也是如此,一詞多義的現象,在我們生活中經常出現。舉個例子,表弟家的娃,今年幼兒園大班,去年多了一個弟弟,最近我們發現這個小朋友有一些吃醋,有一天,我問他:你吃弟弟的醋嗎?他回答:我不吃醋,醋太酸了。透過這樣的互動,我了解到他不明白吃醋的另一個意義。那生活中,這樣的詞語太多了,書面文本會更多呀。這些都是語文基礎!

在孩子語文學習的路上遇到這種路障,如果這樣的路障不及時清理,隻會越積累越多,就如我們生活中遭遇交通事故一般,如不及時清障會造成交通大堵塞。不論是試卷中的閱讀理解,亦或是讀文章,都是依賴于這些基礎。

問題️二:詞語不會用?

很多媽媽們反應,我們孩子平時沒少做摘抄啊,詞句都沒少抄,也沒看見孩子寫作文時有多會用啊。實話說,左左老師在公立校時,基本上不讓孩子做摘抄,我更注重的是理解與運用,學生們要明白一個好詞,好在哪,一個句子抄下來,為什麼抄。如果在不理解,不會用的情況下,隻是單純的摘抄,被我稱為“假積累”。不是真積累。為何這樣說?

因為這樣的摘抄隻停留在了識記的程度。沒有理解,更沒有運用。真正的積累是可理解性積累。真正的輸入是可理解性輸入。看書多的孩子,會有一些孩子是寫作時不會運用的,是因為在輸入時,沒有做到理解性輸入。

真正的學習,是運用,語言的學習更是如此,隻有小到把詞運用好,把一個句子運用好,才會連詞成句,連句成篇。

所以,在孩子識記之後,我們一定要讓孩子理解詞語意思,然後結合語境進行運用。

問題️三:作文寫不出?

這個問題,很大。但底層邏輯很簡單。低年級學句子時,句子的基本結構沒學明白。中年級時,學段落,段落結構沒掌握好。閱讀時,沒讀明白,寫作時怎麼會用呢。孩子們學寫作的起步,很多情況下是從仿寫開始(除自由書寫之外)。

如果孩子寫不出,從一開始連結構都不會搭建,那麼先從讀懂段落結構開始,這種讀是需要有協助能力的成人介入的。

以上是多年來,分析出孩子在閱讀理解寫作中遇到最普遍的問題。

想聽如何解決以上三個問題,那麼請關注下期更新:《打開兒童語文基礎力四大開關》


...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