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難得的兄弟情
蘇轼引發的“烏台詩案”着實兇險,剛入獄時,蘇轼已經作了最壞的打算,寫詩給弟弟蘇轍,也算是遺言了。其中寫到:“與君世世為兄弟,再結來生未了因”。
第一次見到這句詩也不記得是什麼時候了,隻是覺着這是多麼真摯、醇厚的感情。
而今結合着蘇轼當時的處境來理解,才悟到這其中有蘇轼的大悲傷、大遺憾——一切都還沒有安頓好,這塵間還有牽挂的兄弟妻兒,自己卻要走上絕路了……無奈之下,隻能向自己的弟弟告别……
好在蘇轼名氣足夠大,一衆好友、元老重臣甚至皇太後都出面為他講好話,才從皇帝的刀下逃的性命。
從“烏台詩案”可以得出幾點教訓:
一是文字真能要命。說痛了某些階層,結局很兇險。
二是名氣足夠大、交友足夠廣,在關鍵時候還是能起作用的。
三是蘇轼終究是有風骨的,還能站出來評點時事。換作現在的專家,沒良心的早已和既得利益者站在同一陣營;有點良心的卻是明哲保身,做了那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看得清卻不發一言。
雖然不想承認,但事實卻告訴我們:如果我們不在其位,最好還是少操那個心。這豈不就是孔子曾說的:“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隐”?
天下有道與無道的判定不由我們定論。我們說了不算。孔子的話要更精細一點地表達應該是:如果我們在其位,就好好幹事;不在其位,就少瞎逼逼。因為現實告訴我們,當我們沒有自保的實力時,豺狼對我們是毫不客氣的。
- 上一篇 《寫作這回事》:多讀、多寫,打造自己的工具箱
- 下一篇 孤獨與安甯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