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三行書”《寒食帖》的詩:蘇轼貶谪黃州的苦淚與無奈

...

清明節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更是我國極為重要的傳統節日。現代人提及清明節,往往會首先聯想到祭祖掃墓,卻忽略了這一習俗其實源自另一個節日——寒食節。寒食節通常在清明節前一兩天,因時間相近,寒食節逐漸被清明節融合。提及寒食節,經常會想到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的蘇轼的《寒食帖》。然而,此書帖雖名揚四海,人們往往隻關注它的字,而常忽略了帖中的内容。其實深入了解書帖内容,對于我們更全面地認識是蘇轼是大有裨益的。

...

第一首詩:“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卧聞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須已白。”

此詩開篇便點明蘇轼來到黃州的時間,還曆數了寒食節的次數,透露出時光流逝的無奈。他意識到人應該珍惜春天,但春天卻不會由人惋惜,而是徑自地離去了。今年的雨更是帶來了秋日般的蕭瑟之感,通過“苦雨”一詞,讀者能夠感受到蘇轼的無奈感。

接下來的幾句,描寫了海棠花被泥污玷染,仿佛美麗被暗中奪去了。“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這句話充滿了無奈和無力感,仿佛時間和命運在暗中默默地消逝,而自己卻怎麼也無法挽回。最後幾句“何殊病少年,病起須已白”則将自己比作病中的少年,病愈時胡須已經變白,形象地表達了他在經曆種種後身心的疲憊和歲月的蹉跎。

...

第二首詩:“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蒙蒙水雲裡。空庖煮寒菜,破竈燒濕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裡。也拟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詩中描繪了春雨不停,江水似乎要湧進屋内的景象。将小屋比作漁舟,使其在蒙蒙水雲之中漂泊,增添了一種孤寂和無奈的氛圍。

“空庖煮寒菜,破竈燒濕葦”則刻畫出生活的貧苦和艱難。蘇轼在這樣的環境中,隻能以簡單的食物充饑。

“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裡”這句話,表達了他與朝廷的疏離和對故鄉親人的思念。最後幾句“也拟哭途窮,死灰吹不起”,用阮籍“窮途之哭”的典故,既顯示出他在困境中的無奈和絕望,又透露出一種無力改變現狀的悲哀。

...

《寒食帖》是蘇轼創作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此時的蘇轼已經因“烏台詩案”被貶黃州三年了,生活困頓,心境也十分低落。兩首詩皆以寒食節為寫作背景,上一首回顧自被貶以來的歲月,感歎春光易逝、人生無常;下一首描繪寒食節當日的凄涼景象,抒發了自己身陷逆境的孤寂與絕望。

《寒食帖》的兩首詩,不僅是蘇轼個人遭際與情感世界的寫照,也承載了宋代士人面對政治挫折、生活困頓時的精神風貌與人格追求。詩中對春光易逝的詠歎、對人生無常的感慨、對逆境生活的描繪,以及對個體命運的深刻反思,可以說,都具有着普遍的人文關懷與曆史價值。

最後總結一下,《寒食帖》不僅是書法的神品,上面的詩歌也具有較高的藝術成就。蘇轼在書寫過程中,将詩文内容與書法形式完美結合,筆墨起伏間流露出詩人的情感波動。書寫的線條時而流暢舒展,時而頓挫激越,恰如其分地展現了詩中由惋惜春光到感慨人生,再到身處逆境、絕望孤寂的情感變化過程,實現了詩、書、情的高度統一,稱《寒食帖》為“天下第三行書”,這是實至而名歸的。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