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啊情緒,你要如何穩定它?

前幾天,我刷微博時看到一篇小朋友作文,作文題目是《大人總有理》,内容是這樣的:

大人不講理?錯!大人,就是真理!
大人罵你一名,那句話就是一句完美的話。大人打你一下,那一下就是完美的一下。大人看手機你寫作業,不,不要怪大人,人家大人看手機比你學習累多了!而且還經常熬夜看,多辛苦呀!
大人沒有理由的對你大喊大叫,總是讓無辜的小孩子傷心、委屈的同時又有些莫名其妙。就像我的一位英語老師,告訴我們不愛聽課就幹自己的事兒,隻要不打擾别人就行。結果你知道嗎?我還真就上了這位老師大人的當了!
當天,我拿着一個我最喜歡的小本,在那寫小說,結果這老太婆還真就把我這都不好意思讓父母看的“秘密”給光明正大的“搶”走了!再也沒有原給我......之後的一天,我發現她竟然極其過分的用這個本記東西!
對呀!大人總有理!大人罵你,你哭了就會說你是個窩囊廢,二百五!如果你不哭,大人也不會說你堅強,隻會說你大蘿蔔臉不青不紅的!那大 2 皮臉比城牆都厚......
雖然我總有一天也會變成大人,但我也不要變成這樣的大人!

由此,我想到剛在我們家發生的一件事。
我吃自己米線時覺得鹹味不夠,跟孩子說:去幫媽媽拿下鹽。
女兒去廚房,把鹽罐打翻了,我看她沒有劃到自己,說:“小心點把地上的玻璃掃了。”
娃問:怎麼你們都不罵我?
我:這有啥好罵的?
娃:可是你的米線放不了鹽了。
我:沒事,我放點醬油。

然後,我發了一條朋友圈。

[圖片上傳失敗...(image-3aa655-1601284183536)]

下面一位媽媽評論說,**情緒穩定的媽媽是好媽媽。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情緒穩定成了評價一個人,尤其是媽媽們的标準。網絡上随處可見這樣标題的文章:

情緒穩定,是一個人的頂級魅力
如何成為一個情緒穩定的媽媽
情緒穩定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
每天做一個情緒穩定的成年人
情緒穩定的媽媽,才有高情商的孩子
......

說實話,我一直沒明白情緒穩定是什麼意思?是指面對萬千世界,雲淡風輕心無波瀾嗎?我可不是山中修行人。看到好看的雲,我心生歡喜;聽到悲傷的事,我淚濕眼眶;知道惡性事件,我憤怒不已;再看看玩着手機不趕緊做作業的娃,我心如貓抓......我,沒法情緒穩定。

有很多媽媽說自己情緒來時,就控制不住自己了,特别容易沖孩子發脾氣——大聲吼孩子,甚至打罵孩子。她們說,自己不是情緒穩定的媽媽,不是好媽媽。

我完全不同意她們的觀點。
首先,我們要先梳理一下,各位媽媽所說的“情緒穩定”是什麼意思?我想,大部分媽媽的意思是說,生氣的時候會控制不住罵孩子,你所說的情緒穩定,就是控制不住。

我們真的沒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嗎?

我最害怕老鼠。
小時候,家裡養的老貓生了小貓,它為了教自己的孩子學會抓老鼠,會抓了老鼠回來給小貓玩。一次,我想找小貓玩,卻尋不見它,就去床底下找,趴在地上掀開床單,一隻死老鼠躺在那裡。我吓壞了,大聲叫媽媽。媽媽用火鉗把老鼠夾出來,扔在地上說,有什麼可怕的?我吓地看都不敢看,面對牆跪在沙發上,哭着大叫媽媽快把死老鼠弄走。
從此以後,遇到老鼠,我都扶着牆根走路,生怕它沖到我面前。
如果用各位媽媽的說法,我就是控制不住地害怕。快畢業時, 我在一家位于郊區的工廠實習。有一次我去上廁所,一隻老鼠出現了。它站在我對面,兩個小眼睛定定地看着我,我沒處跑,隻能屏住呼吸定定地看着它。四眼相對了幾秒鐘,老鼠跑了。我迅速從廁所裡出來,跑到辦公室,大口大口地喘氣,心咚咚咚地跳了很長時間才恢複正常。

看,情勢所逼,我能控制住自己不跑,并且屏住呼吸,強裝鎮定。

[圖片上傳失敗...(image-f924f8-1601284183537)]

綜藝節目裡,一位明星接受采訪。他回憶自己小時候趁父母不在家,跑出去和小朋友玩,爬到一棵很高的樹上,在樹上玩的正高興,爸爸回來了。他吓壞了,心想,我不下去就不會挨揍。誰知爸爸在樹下很和藹地說:快下來,我今天買了魚,快下來吃魚。他一聽樂壞了,哧溜哧溜下樹跟爸爸回了家。到家後,結結實實吃了一頓棍子魚。

看,安全重要,明星的爸爸也能控制住自己不當場發火,回家安全了再揍孩子。

想一想,如果讓你生氣的是你的領導,你的同事,你的朋友,你一定可以“忍住”不罵人,轉而用其他反應代替。對孩子,也是一樣。

那麼,怎麼能夠控制住情緒呢?

我們來拆解一下“生氣罵孩子”這回事。

生氣是情緒。
罵孩子是情緒反應。
情緒和情緒反應是兩個層面的事情。同樣是生氣,我們會氣地罵人,也會氣哭了。氣是情緒,哭是情緒反應。有時候,我們還會說,我都氣笑了,氣是情緒,笑是情緒反應。同一種情緒,可能有非常多的情緒反應。

我怕老鼠,害怕是我的情緒,躲着老鼠走路是我的情緒反應;明星的爸爸,看到孩子爬樹,擔心孩子安全,擔心是情緒,把孩子騙下樹,然後揍一頓是情緒反應。
我們說控制住情緒,不是要你控制住自己不生氣,或者生氣了要忍着,而是控制自己生氣後的反應。

道理你都懂,可你還是做不到,對嗎?我知道這并不容易。難點,就在于我們有一條強壯的“生氣—罵”的神經通路。

回想一下,你第一次罵孩子,結果是什麼?我猜大部分時候,在你的罵聲中,孩子屈服了,順從了,認錯了。可見,罵是有效的。雖然我們會後悔,可總歸是解決了當時的問題啊!于是,我們就一直在生氣時罵人。與此同時,我們在大腦中建立了一條“生氣—罵”的神經通路。用進廢退,由于反複使用,“生氣—罵”這條神經通路越來越發達粗壯。慢慢地,“生氣—哭”、“生氣—笑”以及“生氣—說出自己生氣及生氣的原因”等神經通路越來越萎縮細小。我們就真的忍不住,生氣時隻會罵人了。

怎麼辦?讓那些萎縮細小的神經通路發達起來。用的越多,它們越發達。最初,你可能要指定一條你打算讓其發達起來的神經通路,比如“生氣—說出自己生氣及生氣的原因”,然後不停地用它。生氣時,你提醒自己,我要用那條神經通路。可能,你會用十次“生氣—罵”,才可能用一次“生氣—說出自己生氣及生氣的原因”。但是,你每用一次,它就長的粗壯一點。漸漸地,當它足夠粗壯時,你就可以随意選擇。以後生氣的時候,罵人,笑,哭,交流......就成了任你寵幸的嫔妃,願選誰就選誰。

除了選擇合适的情緒反應,我們還可以換種方式來面對我們的情緒。

焦慮,是大部分父母都有的情緒,被稱為情緒穩定的我,在孩子中考前也體驗了一回。

第二次模拟考成績下來後,孩子和我們都吓到了。孩子的排名從前面一下子掉下來,實在不知道她将會考上什麼高中,如果上不了目标高中,不知道要怎麼辦啊!我一下子焦慮起來——為孩子的成績,馬上要到來的中考,以及中考後的去向。
如何評價一個高中呢?最直觀的當然是學校的升學率、一本率以及 600 分以上比率。我去查了幾所學校的數據,有的一本率在 70%左右,本科率在 90%左右;有的一本率在 40%左右,本科率在 60%左右。我心想,以孩子的學習能力,無論上哪個學校,至少應該是能夠上一本的吧。
再想一想,成績是唯一重要的事嗎?當然不是。我的孩子樂觀開朗,團結同學,喜歡老師,有個好性格,已經初步具備幸福生活的能力,我擔心什麼呢?孩子能夠幸福生活,才是我最想要的。

就這樣,我焦慮了一天,就恢複了平靜。我這種應對焦慮的方法,是通過換種方式看待情境來減輕焦慮,心理學家把其稱為重構和認知重組,是一種積極的情緒應對策略。當然,我們還可以尋求他人的支持、适當地傾訴、放松和運動來應對我們的情緒。

正如我發的朋友圈,我們完全可以不像小朋友作文裡寫的那樣不可理喻,我們能選擇合适的情緒反應,運用積極的情緒應對策略,成為孩子們想成為的那種大人。煩惱即菩提。那些讓我們苦惱的,正是我們要成長和改變的。祝你早日登基,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相關閱讀推薦

作業間隙,如何休息?
智能時代,寶寶如何與電子設備相處
用科學方法輔導孩子作業
有個郭襄一樣的娃,你也愁死了吧!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