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出樂觀的孩子

張秋蘭

今天夫君跟我說:高二有個學生跟校醫說了他喝了老鼠藥,于是他被趕緊送往醫院,當醫生正準備插管子對他進行洗胃時,他吓得說出了真相——“我隻是喝了一片安眠藥,沒有喝老鼠藥”。至于他為什麼要騙校醫和班主任時,那是後話。事情雖然虛驚一場,但是據說這位學生有嚴重的抑郁症,事情還是令人擔憂。

不知為什麼,近年來,高中生得抑郁症的人越來越多,聽說患抑郁症的年齡層越來越低齡化,自殺率越來越高,真是令人扼腕歎息。

為人母後,我總是眼含深情地守護着孩子、陪伴着孩子,希望他們:有健康的身體,他們的生活充滿友誼、愛情及高尚的行為;熱愛學習,并且勇于面對挑戰;對他們所得到的東西心存感恩,對自己的成就引以為榮;在成長過程中擁有對未來的信心,喜歡創新,并且具有正義感;在面對成長所帶來的挫折與失敗時不屈不撓;他們的生活品質會比我們的好,并兼具我們所有的優點,而不再有我們的缺點。

但是如今的環境,總是有那麼多負能量充斥着我的思想。有時,我會想:我們的這個世界,會越來越好嗎?

讀完《教出樂觀的孩子》,我忽然有了更堅定的信心,因為書裡有具體可行的方法教我如何做。

修煉樂觀,是一項技能,包括捕捉思維、對這些自動思維進行評估、在壞事件發生時找出更正确的解釋、來挑戰自己的自動思維、化解災難性的思維。

具體來說,我要怎麼做呢?

1.建立幼小孩子的樂觀風格有三項原則,即掌控感、積極情緒及解釋風格。溫暖與熱情的氣氛、清楚的安全信号、無條件的愛但有條件的獎勵,以及許多美好的事情都會增加孩子生活中正面積極的力量。孩子有了掌控感作為自身發展的基礎,有正面積極的情緒作為中堅力量,樂觀的解釋風格就可以穩坐上層了。

2.樂觀教養ABC法則:A 代表不好的事;C 代表後果,不愉快事件之後的感受與行為;B 即對不幸事件的看法與解釋。我要教孩子們看出每個問題都有它自身的原因,對由自己導緻的問題應由自己負責,對于自己無法掌控的事情,則不用責怪自己。

3.當事情發生時,我最需要的是學會自我反駁。可以提一下問題:

1)有什麼證據可支持這種想法是真實的?有什麼證據反對這種想法?

2)有什麼不同的選擇,可從不同角度來看這種情況?

3)可能發生的最壞或最好情況是什麼?可不可能發生呢?

4)最可能發生的結果是什麼?

我還可以幫助孩子學會反駁的幾個問題有:

1)要像福爾摩斯一樣:有什麼證據來支持我的看法?有什麼證據是反對我的看法的?

2)有什麼其他角度可以來看這件事情?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是什麼?

3)我可以做什麼來阻止它發生?可能發生的最好情況是什麼?

4)我可以做什麼來促使它發生?最可能發生的情況是什麼?如果它發生了,我的對策是什麼?

4.在幫助孩子學習解決問題及社交技能之前,我要記住三項原則:第一,不要為孩子解決任何問題;第二,一旦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我就不能對他們的解決方式過分苛求;第三,我自己要示範有靈活性的問題解決策略。

5.教孩子解決問題時,我要提醒孩子注意的重點有五步:

第一步,放慢腳步:停下來想。用冷靜思維思考問題,不要用暴躁思維。第二步,攝取觀點:從他人的角度看問題。第三步,确定目标:選擇目标并且列下所有可能途徑。第四步,選擇途徑:每一條途徑的長處和短處是什麼?第五步,是否有效:如果解決方法無效,再試另一種。

總之,我要耐心、樂觀和友善。

我知道,當我教導孩子樂觀,我是在教他們認識自己,并對自己及世界所形成的理論感到好奇。

而在育兒路上,有一條規則也是首當其沖,即夫妻關系大于親子關系。比如,我們做父母的,要做到:

不要在孩子面前使用暴力,包括摔東西或是用力地大聲關門,這樣的舉動會使孩子很害怕。

不要在孩子面前以永久性和普遍性的方式批評配偶。例如:“你爸爸這一輩子都會不值一文錢”。

不要對夫君持“不理睬政策”而以為孩子不會注意到,孩子會感受到這種不和諧,就像能聽到大聲互罵一樣。

不要強迫孩子在我們之間做出喜歡誰的選擇。

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除非我打算在争吵中結束争吵。

用正面的字眼來表達我的心情,用堅定自信的方式而不要用侵略性的方式來表達。

盡量控制氣憤,放慢腳步,花些時間使自己冷靜下來。

在孩子面前解決沖突并且和好,這樣會使孩子了解沖突是愛情中自然的部分,并且是可以解決的。

如果在孩子面前批評夫君,請用批評特定行為的言語而不妄用總括性、個人性的言語。例如:“當你爸爸工作很忙時,他就會這樣發脾氣”。

不要将孩子扯進某些話題。與夫君約好,争吵時,有些争吵内容不要讓孩子知道。

簡而言之,世界千變萬化,捉摸不定,我要攜手和夫君一起呵護兒子們成長,做幸福父母,育樂觀孩子。加油!

      2020年6月30日晚

...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