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不是必需品

周國平在《婚姻與愛情》一書中寫道:

“性是肉體生活,遵循快樂原則;

愛情是精神生活,遵循理想原則;

婚姻是社會生活,遵循現實原則。”

是三個完全不同的東西。

現實生活中,太多的人總是把這三種東西混為一談。

以為獲有了性的快樂就是愛情,以為得到了愛情婚姻一定會幸福。

所以我們讴歌愛情,向往愛與被愛,期望擁有彼此守護的人。

但在《在平凡的世界裡》路遙想告訴大家,人這一輩子,僅靠愛情活着是不夠的。

婚姻是基于對現實的選擇,和不愛的人一樣可以結婚;

美好愛情轉瞬即逝,生活不會遺憾隻會前行;

能讓愛盛放的不是愛抽象的人,而是愛具體的人,愛生活。

羅翔說:

“你終會明白,前途比愛情重要,你還會明白,愛情比前途更難得,但最後你會明白,對的人會站在你的前途裡。”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會遇到許多選擇和抉擇。

有時候,我們會為了前途而放棄愛情,有時候,我們會為了愛情而放棄前途。

然而,經過歲月的洗禮,我們會明白,真實的生活是找到那個能站在你前途裡的人,一起攜手共度人生的風雨。

但生活不會為失去遺憾,也不會為得到歡呼,它隻會向前。

有時候,這個世界又很小很小,小到一擡頭就看見了你的笑臉。

更多時候,這個世界有很大很大,大到一不小心牽手的人就走散。

不是每一場愛情都可以白頭到老的。

有些人是來給你上一課就走的,有些人是拿來懷念的,有些人是教會你生活的。

所以,在遇見時,請一定要感激;

相愛時,請一定要珍惜;

轉身時,請一定要優雅;

揮别時,請一定要微笑;

不活在執念中,不困在遺憾中,生活給我們什麼就接受什麼,一個人也要向前走。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說,

“愛具體的人,不要愛抽象的人;要愛生活,不要愛生活的意義。”

很多時候,我們愛上一個人,愛的往往都是自己心目當中那個理想的另一半。

當熱戀的新鮮感和荷爾蒙相繼褪去之後,看清對方到底是什麼樣的人,身上有什麼樣的缺點和毛病,卻不在樂意接納對方。

真正的愛,并非一種感覺。

愛具體的人,是化妝後自信的他,也是不洗頭随性的他,是和他生活中的每一個清晨與傍晚。

愛具體的生活,是深入瑣碎與微小的事物,紮根生活的現場。

同時,愛一個人不是為了失去自我,去取悅對方,而是先愛自己。

因為任何一段關系裡,一定是能夠舒展最真實的自己,才能吸引最真摯的人來愛你。

巴爾紮克說:

“所謂愛情能夠滿足一切,隻是對于情侶而言:至于夫婦,除了以蒼穹為屋頂和以綠茵地毯之外,還需要更多的一些東西的。”

人這一輩子,僅靠愛情活着是不夠的。

愛情可以讓你暖,讓你甜;

愛情也可以讓你心酸,讓你絕望。

愛可以收回,愛不能成為依靠。

愛情并不是一個人的必需品,一個人不會因為誰的缺席而暗淡無光。

如果非要愛一個人,那就愛自己吧,因為沒有情敵。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