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公執法:魏绛冒犯晉悼公
春秋戰國故事177
智䓨在曲梁練兵,将晉國的四軍一分為三,輪番調用,每次隻動用一軍,以牽制楚國的全軍。智䓨發布号令:第一次上軍出征,第二次下軍出征,第三次新軍出征。中軍兵将,配合接應,周而複始。隻要取得盟約回來報告,便算有功,禁止與楚兵交戰。
公子楊幹是晉悼公的胞弟,這年十九歲,剛當上中軍車右一職,血氣方剛,未經沙場,聽說練兵攻打鄭國,興奮得摩拳擦掌,巴不得立刻上陣厮殺,但遲遲不見智䓨給他分派任務,心中一股銳氣按捺不住,就主動請纓要做先鋒,願效死力。
智䓨說:“我現在的分軍之計,要的隻是快進快退,不用克敵制勝。任務已經分派完畢,小将軍雖然英勇,暫時沒有用武之地。”楊幹很固執,堅決要求效力。
智䓨說:“既然你堅決請求,那就到荀大夫部下去接應新軍吧。”
楊幹說:“新軍分派在第三次出征,我可等不及,請把我撥在第一軍部下。”智䓨不同意。
楊幹仗着自己是晉侯的親弟弟,擅自将本部戰車士兵排成一隊,位列中軍副帥士匄的後面。司馬魏绛奉命整肅軍紀,發現楊幹越級列陣,便擊鼓通知衆将:“楊幹故意違反軍令,擾亂隊伍秩序,論軍法本應斬首。念在他是晉侯的弟弟,暫且将其部下處死,以肅軍政。”命令軍校抓住了為楊幹駕車的人,斬首示衆,頭顱懸挂在壇下。軍中頓時一片肅然。
楊幹一向驕橫傲慢,不拿軍法當回事,猛然看見馭手被殺,吓得魂不附體。他在十分害怕之中,又帶了三分羞愧,三分惱怒,當即駕車駛出軍營,一徑跑到晉悼公跟前,哭着拜倒在地,告狀說魏绛如何欺負人,讓自己在衆将面前丢盡了臉。
晉悼公出于拳拳愛弟之心,并沒有詳細詢問清楚,勃然大怒道:“魏绛侮辱我的弟弟,就如同侮辱我本人。必須殺了魏绛,不能讓他任意妄為!”立刻召見中軍尉副羊舌職,讓他前去抓捕魏绛。
羊舌職進宮見悼公說:“魏绛是忠義之士,不虧大節,有事肯承擔,有罪不避罰,軍中事務處理完畢,他一定會親自前來謝罪,不需要我去抓捕他。”頃刻間,魏绛果然來了,右手仗劍,左手持書信,上朝聽候責罰。
他剛走到午門,便得知悼公要派人捉拿自己,匆匆将信交給仆從,讓他上奏申訴,就要拔劍自刎。
隻見兩位官員氣喘籲籲地奔過來,原來是下軍副将士鲂和主候大夫張老,見魏绛要自刎,連忙奪過他手中的寶劍,勸說道:“我們聽說司馬上朝,料想是為了公子楊幹的事,所以急忙趕來,想禀告主公,為你澄清事實。這是國家公事,司馬不徇私情,秉公執法,為什麼要輕生呢?你無需派仆人上書,我們願意代你啟奏。”
三人一同走向宮門,士鲂、張老先進去,請求見悼公,呈上魏绛的信。悼公打開觀看,隻見上面寫道:
國君不因為我不肖,讓我承擔中軍司馬一職。我聽說三軍的命令出自元帥,元帥的權力在于有令必行。有令不行,這是河曲之戰未能取勝,邲城之戰一敗塗地的原因。我處死不遵守軍令的人,是為了恪盡司馬的職守。我自知以下犯上,觸怒了國君的弟弟,罪該萬死!請讓我自刎于主公面前,以彰顯國君關愛親人的情誼。
悼公讀完他的信,急忙問士鲂和張老:“魏绛還平安嗎?”
士鲂答道:“魏绛害怕獲罪,想要自殺,我們竭力阻止,現在正在宮門口等待發落!”
悼公惶恐地站起身,顧不得穿上鞋,光腳走出宮門,拉住魏绛的手說:“我說的話,是出于兄弟之情;你做的事,是為了軍隊法紀。我沒能教導好自己的弟弟,以緻讓他觸犯了軍法,這是我的過錯,與你無關。你快回去繼續做好司馬的工作。”
羊舌職在旁邊大聲說:“國君已經恕魏绛無罪,魏绛應當退下!”魏绛拜謝悼公的不殺之恩。羊舌職又與士鲂、張老一同叩首,道賀說:“主公有如此執法嚴明的臣子,還擔心不能成就霸業嗎?”
悼公回到宮中,大罵楊幹:“你不知禮法,差一點讓我犯了大錯,殺了忠義之将!”派内侍把他押往公族大夫韓無忌處,學習三個月的禮法。楊幹羞愧難當,郁郁離開。
本故事基于《東周列國志》《左傳》等進行編寫,原創作品,持續推出。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對作者的辛勤勞動表示感謝,侵權必删。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