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的日子

記得小時候沒有手機,沒有電腦,也沒有任何家用電器,連洗衣機都沒有,反正我家隻有一台熊貓牌的17寸的黑白電視機。就這麼一台畫面感很差的小小的電視機,頭上還長着兩根天線,那時候在整個寨子裡已經是頭一份兒了。

那時侯,大人們白天都在地裡忙活,傍晚時分回到家,吃完晚飯,所有的娛樂就是坐在這台小小的電視機面前,等着看黃金時段播出的電視劇了。我印象最深的是看《封神榜》,那簡直就是看露天電影的盛大場面。

先前來我家看電視的人是不多的,就是一些鄰裡,屋裡還勉強坐得下。漸漸地,人是越聚越多了,方圓十裡的人都卡着時間趕來看《封神榜》,屋裡再也坐不下了。爸爸隻好每晚搬一張桌子到院子裡,再把我們家那台寶貝搬出來放在桌子上,讓一大院子的人觀看。我記得那時家裡沒有那麼多凳子,隻能僅着年長一些的坐着,而年輕一些的和小孩子們隻能站在後面觀看。人最多的時候,可能有百來号人。人們一邊看一邊還和旁邊的人偶爾評價兩句劇中的人物。不過是些纣王太昏庸、暴虐,妲己太壞的評論。但是更多的時候,都是專注地看劇。每晚看完兩節《封神榜》,人們一哄而散,腳步飛快地往各自的家趕,有的懷裡還抱着已經睡熟的孩子。電視劇看完了,人們也散了,院子裡隻剩下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闆凳,等着我們和父母一起收拾。就是這麼一台小小的黑白電視機,那時吸引着這麼多人黑燈瞎火地趕來觀看,成為那個時代的“明星”。

那時候的人們,物質條件非常匮乏,但是特别容易滿足和快樂。現在人手一個手機,視聽娛樂一手掌控,連三歲小孩都愛不釋手。連大年三十那天晚上,都沒兩個人坐在電視機前看聯歡晚會。聯歡晚會自己熱鬧自己的,人們熱鬧自己的。大人們忙活麻将,小人們卻忙着放各式各樣的兒童煙花。而我媽永遠都是大年夜做月亮粑的引子,仿佛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隻有這最後一天晚上能幹這件活似的。而這種家俗從我奶奶在世時就有了,現在傳給了我媽。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