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來而往,盡興而歸

今天本來打算坐公交車去爬山的,轉一趟車坐倆小時。結果我暈車太嚴重,一陣惡心欲吐不吐的樣子,隻好在第二輛車中途下車了。吃了根巧樂茲壓一壓,随意走了走。果然我還是更享受散步和騎行啊,其他交通方式都不适合我,我能聞到許多惡心的味道。真的好像鄉下老太太不适應城市的樣子,确實有道理,有新鮮空氣為啥來垃圾場呢。

我也不是第一次中途下車了,也曾随大流得上車,又聽自己的下車,慢悠悠得走走停停。在許多人生的十字路口我好像都是這麼做的,看似被迫下車,其實都是主動選擇。

散步到山下已經中午了,我也不走遊客路線,更不急着買票。記得有一回在張家界花了二百多買的地質公園的票,結果一靠近那個地方我就開始頭疼欲裂,但又舍不得票價和風景,硬着頭皮逛了兩天差點暈倒,從此再去景點都不急着買票了。計劃趕不上變化呀,所以着啥急,慢慢來比較輕松。

沿着山邊騎行,歇在荒廢的亭子裡。離景區隻差一條河的距離,那邊人山人海,這邊古道俠腸。風景并無甚不同,外邊的視野還是廣角。我頓時就決定不買票了,在小亭上睡了一覺,享受片刻的安甯。“安”這個字我很喜歡,此刻就是随遇而安。

一覺醒來我便走了,回頭一望也沒什麼。此地的場能我已經感受過了,隻歎一首蘇轼的《觀潮》: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還來别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左右一想怎麼回去呢,坐車是不可能坐的,同樣的罪不遭第二遍。甯可輕松得騎倆小時車,也不勉強自己受倆小時罪。雖然沒試過騎行這麼久,屁股都坐麻了,但心裡很自在,嘴上還哼着歌,身體也不難受,這不就夠了麼。保持一個好身體好心情,處于心安的狀态,這才是最實在的。其他都是虛的,連一個健康的狀态都沒有談何其他,閉嘴養去吧。

騎行的風是很自由的,走走停停,有心欣賞,無心執着。難怪一個朋友能騎行兩年,這過程的确挺享受的。經過的廟宇我也喜歡進去看看,不做什麼也不想什麼,打個招呼就走。

回到家雖然腿有點酸,但心裡清空了。還有興緻喝個下午茶,六安瓜片配乳酪蛋糕,清爽。路上買了黃澄澄的橘子,很甜。還有一個閃着金光的芒果,也很甜,被我吃了洗刷幹淨做成了芒鼓,算是自己做的第一個樂器吧。睡一覺醒來就有靈感來了,唱了一曲《呂祖百字碑》,旋律從心裡跑出來,腦子沒動。

終于餓了,下樓買菜回來下個火鍋,看個電影。晚上是萬籁俱寂,靈感充沛的好時候,記錄一些日常,每天都是盡興的,興來而往,盡興而歸,饑來吃飯困來眠。一如《世說新語》裡我最喜歡的一則故事:

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隐》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

10.22


...

...

...

...

...

...

...

...

...

...

...

...

...

...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