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朝聖——奎妮的情歌》,生命的問候
在一個網友的推薦下我借了這本書來讀,這是《一個人的朝聖》的相伴之作,但并不是它的續集,它們是彼此的伴兒。
這是今年讀得最慢的一本書,用時三周。也是讀得最感動的書籍之一,它幾乎是對生命的诠釋。
與其說哈羅德用87天行走627英裡去探望病榻上的奎妮,不如說他是在探望内心深處的自己。而生命已進入倒計時的奎妮,用生命在寫信呼應哈羅德,她同樣也在探尋自己的内心世界。他們以不同的方式使自己的生命趨于完整。
奎妮所在的療養院,是老、病、死的聚集地。他們帶着各種各樣的病痛、各種各樣的殘缺和遺憾,在等待死亡的來臨。喬伊斯描寫讓療養院的日常活生生地展現在眼前,生命最後時刻的道别,深深觸動了我。
“哈羅德步行來看望奎妮”這一消息在療養院掀起軒然大波,有人嘲笑他瘋了,有人崇拜他酷斃了。不管怎樣,哈羅德成了一個共同話題,成了一種期盼,成了這些垂死的人心中的一道光亮,甚至燃起了他們的希望。
奎妮,牛津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她逃避現實的方式就是不停地旅行,不停地遊走,她幾乎沒有辦法在一個地方長久待下去,直到遇到哈羅德。這是一個單戀的故事,哈羅德并不知情。奎妮守護着這個秘密,直到生命即将終結。這是她一生的情歌。
小說在現實和回憶中穿梭推進。
療養院的病友各有特點,在生命的臨界點,縱使再留戀,也擋不住一個一個離去的腳步。靈車的出現是個符号,他們都暗自在心中盤算下一個會不會是我?
奎妮的回憶,是她對哈羅德的傾訴,也是她對生命的傾訴。海上花園是她獨居過的家,也是她重要的心境港灣。她用自己的方式靜靜地愛着哈羅德,用自己的方式靜靜地消化着對哈羅德的愛。從世俗的眼光看,她孤苦一生,可她内心被愛充盈,精神并不匮乏。
……
閱讀是避難所。每當我為瑣事氣惱時,就會翻開書來看看奎妮的信寫到哪兒了,看看哈德羅還有幾天才能來到,看着看着便會沉浸其中。
這本書讀得最慢,奎妮也陪伴我最久。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