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毀掉”孩子的事情,很多父母每天都在做

...

 01.

放假的時候,去姐姐家玩。中午出門吃飯,五歲的侄女走在我們前面,姐姐突然在後面大聲吼她:“走路腳别一拐一拐的,醜死了!”

她說得很大聲,導緻旁邊的路人紛紛轉頭朝侄女看去。她一副受驚的模樣,整個身體明顯内縮起來,再走路時手腳的動作都變得小心翼翼了。

我對姐姐說:“你怎麼對孩子這麼兇?”

姐姐不解:“我這不是為了她好嗎,要是這樣走路長大了多醜啊!”

...

這也是很多家長的共同誤區,總覺得我都是為了孩子好,批評他幾句怎麼了?但總這樣教育孩子,可能會養成她低自尊型人格。


 02.

低自尊會造成什麼樣的危害呢?

如果一個人把自尊和一些不可控因素相聯系時,會更容易陷入焦慮和抑郁中,他們更容易感到生活痛苦、沒有希望,與自尊水平更高的人相比,他們的身體和心理健康、甚至經濟水平都處于劣勢。

在婚姻裡遭遇出軌、家暴卻無法自拔,在工作裡薪資收入遠低于同齡人卻因為低自尊心而“不敢要”,因為在人際交往中沒有自信而總是成為那個沒有存在感卻被欺負的人……

日本著名作家太宰治,他是自殺次數最多的日本作家,五次自殺,其中三次是和女人一起殉情。


...

太宰治出生于日本青森縣一個聲名顯赫的貴族大家庭裡,是家裡最末的“六男”。他從小就缺乏父母的關愛,并且父母對他都極其嚴厲。即使成年後,他回憶起父母,也常用“心酸”這個詞。

正因為在人生早期,太宰治經曆了過多的打壓和冷暴力,造成了他一生憂郁敏感的性格。他認為一個人隻有認識到自己的罪惡,才能深刻地體會愛,才能更親切待人。他甚至認為自己沒有作為人的資格,所以“生而為人對不起”。

他在作品裡寫道:“因為我甚至認為,比起留洋,和貧窮愚蠢的女人吃苦,就所謂個人事業而言,更加困難,也更加光榮。”

太宰治這種”自我厭惡“的心理,是低自尊人格的典型表現,也是一種應對自身脆弱的防禦機制。

既然無法控制别人對自己的情感,那麼“我先讨厭自己,别人讨厭我也就正常了”,從而對他們來說情感上的不安全感就變得可控了。

這很像太宰治所說的:”若能避開猛烈的狂喜,自然也不會有悲痛的來襲。”


 03.

低自尊者也很容易陷入虐待型親密關系,無法自拔。最明顯的“低自尊”行為便是:無下限的“讨好”以及無條件的“有求必應”。

我的大學室友林美是個長得非常漂亮的女生,但她給人氣質總有點怯弱和畏縮。夏天的時候,她從來不穿短裙,平時也不敢穿緊身褲。當我問她原因的時候,她很不好意思的說:“因為我屁股大腿型不好看。”

林美說她小的時候身材比較胖,屁股肥腿粗,爸媽和奶奶說她肥,說她醜得像養殖場填食養出來的憨包雞,以至于現在她都不敢穿緊身衣褲。也因為她從小生活在一個受打擊和貶低的環境裡,導緻她對自我的評價過低。每次談戀愛,她總是會遇到渣男。不是出軌就是對她進行冷暴力,但她還不願意分手,因為她覺得她配不上更好的人了,男朋友不喜歡自己了,她認為都是因為她自身的問題。

在林美的潛意識裡,她是一個差勁的人,糟糕的人,不值得更好的愛的人,所以在戀愛裡總是成為“受害者”。

...

這讓我想到了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因為從小父母的注意力都放在體弱多病的妹妹身上,主人公松子被長期忽略,為了博得父親的關注,獲得家中的存在感,她隻能以扮鬼臉的方式來搞笑。成人後,她在親密關系中也依然保持着一種讨好别人的姿态,卻一次次在戀愛中遭受被人抛棄的命運。

...


林美和松子,因為童年時期,受到貶低和冷暴力,為了變成父母眼中“更好”的自己,于是一點一點地改變自己,卻也越來越多地陷入了自我否定之中。

我是糟糕的。

我是不被值得愛的。

所以我遭受的痛苦,都是我自身的問題。

“我的爸爸媽媽是我的全世界,是對待我最最重要的人,連他們都不愛我,我不敢相信誰還會愛我”這顆種子會在孩子心裡生根發芽,直至成年。

他們總是懷疑自己不夠好、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對、是不值得被愛的人。在他們内心深處,認為真實的自己,其實不值得被愛的。

他們往往難以“逃離”那些傷害他們的人,因為自從童年開始就處在“被傷害”的親密關系中,這種相處模式對他們來說反倒是最熟悉和最“安全”的,但同時,也将自己又一次擺在了被貶低的懸崖上。

因為在内心深處,他們無法肯定自己的價值。


 04.

社會心理學家Baumeister認為,“人們其實生來自帶一種需求和動力,令他們覺得自己足夠好、有價值。在生活中,我們都難以避免會遇到打擊,但我們天生擁有可以應對這些危機、并發展出健康自尊的潛能。”

但為什麼一些人卻缺少這樣的能力呢?

...

從事自尊研究多年的Susan Harter也認為,這可能與我們早期的負面經曆有關。簡單來說,在我們人生早期,身邊那些重要他人對待我們的方式和評價,會逐漸内化成為我們内心的一種聲音,主導着我們對自己的看法。因為自尊作為我們對自己的評價,是随着自我意識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從此角度出發,她也提到了自尊潛能可能遭到破壞的兩種途徑:

1、“他們愛的不是真正的我”

如果父母隻在孩子考了高分、取得了某些好的成就後,才給予表揚和愛,那麼就會給孩子造成“我的價值就在于滿足他人需求”這樣的觀念,這種體驗積累起來,孩子會認為自己本身是不值得的,自尊潛能會遭到打擊。

還有些父母會采取“挫折教育”,不願意表達對孩子的肯定。而是以“你做得還不夠好”、“你看那個誰誰誰多厲害,你怎麼就不行?”、“你實在太差勁了”等話語來督促孩子變得更好,但同時也會讓他們在潛意識裡形成“我是一個糟糕的人”,從而變成低自尊型人格。

...


 2、“我無法成為想成為的人”

社會心理學家William James認為,自我認知的開始在于,在童年時期,我們是否認為自己有能力做到想做的事、成為想成為的人。

比如一個熱愛知識渴望取得好成績的孩子,偏偏成績不好;比如一個想要當明星的孩子,偏偏長相不行。這時他們就會産生一種無力感,認為“我永遠不可能變成理想中的自己”。這種無力感如果在多個方面逐漸積累,他們的自尊潛能也會受到打擊,會容易怪罪自己,認為連對自己的基本要求都達不到,實在太差勁了。

這時父母的支持和認同對他們來說就顯得格外重要。

那麼父母,究竟應該怎麼做呢?


 05.

通常來說,孩子的自尊心會受到多個家庭成員和社會環境的影響,但早期更依賴于父母的教育模式。

...

那麼,有那些促進自尊自信的教育模式呢?

1.無條件地愛孩子,但不代表贊同孩子的所有行為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态,每個父母都有。但父母要明白,人無完人,我們可以期待孩子能夠變得更好,但不要以此為标準強加于在他們身上。

但一味溺愛會使孩子缺乏獨立性,同樣會使孩子感到不安。而他們習慣了接受很多的關注和肯定,走出家庭環境會無所适從。

2.要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父母應該為孩子樹立一個會照顧自己的榜樣,鼓勵他們為自己承擔責任,讓孩子不要為了逃避懲罰而強迫自己。

尤其是在孩子犯了錯後,一定要告訴他們,采用耐心平和發方式和他們講道理,而不是責罵。

3.拒絕嚴厲管教及羞辱

對于孩子不應過于嚴厲,要多去聆聽孩子的願望,願望很少被顧及的孩子,他們會因為害怕不被理睬或拒絕,而沒有自信表達意願及需求。侮辱性教育,則會讓孩子對自己的弱點十分羞愧,這種羞恥心會陪伴他們一輩子。

4.在孩子面前,樹立穩定的情緒

太冷漠或是情緒無常,會讓孩子會覺得父母是不可預料和不可信賴的,也就無法對父母産生安全感。這會讓他們覺得自己是不被接受的,讓他們在潛意識裡感到自己真實的樣子是不值得被愛的。這類孩子的自尊心通常很低,容易産生自我懷疑。


 06.

比如我姐姐想要讓侄女改變不好可的走路習慣,她可以先溫柔地問侄女:“你能告訴媽媽為什麼想一拐一拐地走路嗎?”(在孩子面前,樹立穩定的情緒;拒絕嚴厲管教及羞辱。)

然後再告訴她:“用這樣的姿勢走路,習慣以後不僅姿勢不好看,也會影響你腿部骨頭的發育噢。”(無條件地愛孩子,但不代表贊同孩子的所有行為。)

最後:“以後長不高個子,或者其他小朋友笑你腿歪歪,你可要自己負責喲。”(耐心講道理,要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我想這樣的教育方式,更容易讓孩子感覺自己的被愛的然後接受家長的建議。

幾米的漫畫裡有句話:“小孩甯願被仙人掌刺傷,也不願聽見大人對他的冷嘲熱諷。”

...

教育的本意不是傷害。

什麼是最好的教育?

我喜歡心理學家科胡特這句話:“一個功能良好的心理結構,最重要的來源是父母的人格,特别是他們以不帶敵意的堅決和不含誘惑的深情去回應孩子需求的能力。”

不含敵意的管教,是最好的界限原則。

不帶誘惑的關愛,是最好的愛的态度。


本文作者:Donna

該文章為重慶麓沁心理原創,未經授權,不可轉載。

麓沁心理:重慶靠譜的心理機構,陪你撥開心靈迷霧,向内生長。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