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

看一個人的人生格局與層次,隻須看他的交往圈子就可知十之七八。

天潢貴胄或簪纓世胄,他們占據的是社會金字塔的頂端,具有世界上無與倫比的先天優勢,其交往的圈子雖小,人數雖少,但卻都是些咳唾成法,一言九鼎,能翻手為雲,覆手為雨,能柄衡國家,握掌社會的樞紐人物。這樣的交往圈層,如大樹之根深蒂固,如大海之汪洋恣肆,隻要天不變,地不變,便永遠無墜落之危機。他們的後代自然都能世襲罔替,蘭桂齊芳,他們自然前途似錦,一切權力和财富都可随手所欲的拈來拿去,不廢吹灰之力,連天下蒼生在他們看來都是群蚊地蝼。他們唯一的使命就是遮斷以下犯上的通路。

第二層次是绮襦纨绔、金門繡戶。這個層次的人多是中下層官吏或商人或地主,是最有危機感,也是最活躍的群體。他們中能攀龍附鳳的便可能天懸雲梯,直上九霄,擠登阙台。稍次的如果能上下其手,廣交朋友,善結衣襟,竭财奉迊,也能左右逢源,可保名利雙收。但如果稍有不慎,第二層次的人也最可能跌落到第三層次,權去勢盡财枯,一切重頭再來。所謂危機,也指這些人。

第三層次的人,多是白屋寒門。他們常裙布荊钗,糠豆不贍,囊匣如洗,所交不過左鄰右舍,所結不過平民百姓,自然會如俗語:“麻雀往房檐,輩輩往下傳”,雖有萬千雄心,也很難有回天之機。天下有才能的人千千萬,天下聰明的人也有千千萬,你一旦混入第三層次,隻能怪命運不好。

人交往的圈子層次往往是比較穩固的,要想有突破很難,這也可給階層固化作注釋,即階層固化首要原因是交往的固化。西方思想家在解釋人交往固化時說,人的交往遵循四個定律:一是人際相似律,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身份地位差别太大的人肯定走不到一起,即使有交往,也不是事關前途命運的真交往;二是人際相悅律,你欣賞我,我欣賞你,即惺惺相惜,這種交往絕對是橫向平等交往的多;三是人際互利定律,這不用多解說,就是各取所需,相互利用,利盡則交散。

……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