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平七陽三
今天整理下平七陽韻第三段的學習筆記。
衰對壯,弱對強,豔飾對新妝。禦龍對司馬,破竹對穿楊。讀班馬,識求羊,水色對山光。仙棋藏綠橘,客枕夢黃粱。池草入詩因有夢,海棠帶恨為無香。風起畫棠,簾箔影翻青荇沼;月斜金井,辘轳聲度碧梧牆。
衰和壯,強和弱都是反義詞對仗,豔飾指濃豔的妝飾,新妝指剛修飾好的妝容或新穎别緻的妝容,都是和化妝相關。我們比較熟悉唐·張藉《酬朱慶馀》“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豔更沉吟。齊纨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敵萬金。”禦龍,傳說上古舜帝時期,有個叫董父的人能和龍溝通善于養龍,舜帝賜他姓氏豢龍氏。到了夏代孔甲時期,大禹的後代褒之二君化為兩條龍來到王宮中,孔甲都不會養龍,有個劉累的人說自己曾經跟豢龍氏學過養龍技術應聘來王宮中養龍,孔甲試用後果真适合工作,就賜劉累為禦龍氏,禦龍這個姓氏可能在春秋時期就分化為範、杜、劉等多個分支。司馬,是古代的重要官職,具體的職權各國各朝代都有不同,後人以先人的官職為姓氏,就變成了複姓司馬。這一聯巧妙處在于從借對角度看,禦和司都是動詞,龍和馬都是動物名,從整體來說又可以解為古代官職姓氏。破竹,劈開竹子循勢而下順利無比,現有成語勢如破竹,比喻做事順利無阻力。穿楊,傳說楚國的養由基箭術高超,能于百步之外命中楊柳的葉子,成語百步穿楊是神射手的代稱。這一聯隻有從借對理解,破和穿都是動詞,竹和楊都是植物。
讀班馬,因為班固寫了《漢書》,司馬遷寫了《史記》,這裡用兩個姓氏字來代表這兩本書,隻是我覺得用馬字代表司馬遷多少有些牽強,這也是古文中很讓人诟病的地方吧!在某些地方為了符合修辭手法,勉強使用某些生僻的代稱。識求羊,西漢末年王莽篡漢後,蔣诩辭官回鄉,把家裡的大門用荊棘堵上,隻在庭院中留了一個三岔小路,專門通往求仲、羊仲兩位隐士的位處。這一聯讀和識都是動詞,班、馬、求、羊都是姓氏。水色,水面的景色,山光,山上的風光都是景觀。
仙棋藏綠橘,傳說巴邛地方種橘子的人家,橘園中發現了特别大的橘子,剝開後發現有兩個老頭在下棋。客枕夢黃粱,唐·沈既濟《枕中記》寫了一個故事,少年盧生在旅店裡休息時遇到了仙人呂翁,呂翁把自己的枕頭借給盧生,盧生做了個美夢,夢到自己升職加薪迎娶白富美,等到夢醒了,店主人煮的黃粱(小米)飯還沒熟。黃粱一夢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人生追求功名利祿的虛幻。
池草入詩因為夢,謝靈運《登池上樓》中的名句“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據說是謝靈運夢到他堂弟謝惠連而寫成的。海棠帶恨為無香,宋·惠洪《冷齋夜話》記載,宋人劉淵材宣稱此生有五大恨事:“一恨鲥魚多刺;二恨金桔味酸;三恨莼菜性寒;四恨海棠無香;五恨曾子固不能詩。”後世有很多文人模仿這個體例,宣稱自己有幾大恨,海棠無香是個常見選項。
風起畫堂,簾箔影翻青荇沼;畫堂,古代彩繪的殿堂,用來形容豪華的房屋。坐在雕梁畫棟的畫堂裡,有風吹動門簾,上面彩繪的圖案波動,如同青荇等水草在水面晃動一般。唐·韓偓《秋雨内宴》“一帶清風入畫堂,撼真珠箔碎玎珰。”月斜金井,辘轳聲度碧梧牆;月光斜照在有金色國欄的井邊,井上打水的辘轳聲音傳過了,種滿碧綠梧桐的圍牆外。唐·陸龜蒙《井上桐》“美人傷别離,汲井長待曉。愁因辘轳轉,驚起雙栖鳥。獨立傍銀床,碧桐風袅袅。”
- 上一篇 《基督山伯爵》:真正的複仇是放過自己!
- 下一篇 0523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