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OK線,幫助孩子擺脫怯場

又值每年一度的秋季幼兒園報名時,除了一些就近免試入學的公辦幼兒園,一些優質的私立幼兒園報名需要孩子們的面試。這些小小的人兒正經曆着他們人生中的第一場正式考試。而往後的人生中,他們還需要經曆各種大大小小的考試。比如學期階段性測試考、段考、期考、小考、中考、高考,還有一些興趣愛好的競技比賽等等。

比賽有輸有赢,考試有成功有失敗。有些孩子平時基礎很好,比賽考試時發揮穩定,不負衆望的能取得好成績;有些孩子平時表現不怎麼樣,考試比賽的時候卻能一舉奪魁成為黑馬;還有一些孩子,平時訓練學習的時候基礎不錯,可是到了正式考核的時候往往發揮失常,錯誤連連。導緻這些差别的原因有哪些呢?有人說是運氣,有這個可能性吧。但終其原因,我覺得還是技巧的問題。有的孩子自信滿滿,有的孩子在上場前就膽怯了。這些孩子之間的差别,除了對知識的掌握,更重要的在于在正式的場合,是否有足夠的自信心。

作為父母,不一定希望孩子樣樣拿第一,但是一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自信滿滿考試比賽能考出自己平時訓練的真實水平,與人交談能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如果我們家有在關鍵時刻經常掉鍊子的孩子,那麼,父母們該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掌握應戰的技巧呢?

我在《如何培養不怯場的孩子》這本書裡找到了答案。書的作者是日本的森田陽太郎,職業足球運動員出身,退役後研習心理學和心理訓練的方法,轉型成為日本有名的心理訓練師。他獨創了一個名為“OK線”的心理訓練法,這本書中詳細介紹了此方法,告訴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正視自己的情緒、如何幫助孩子建立目标,養成自信。


...

我們常常說的“怯場”是什麼?有什麼表現?

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體會,明明考試前剛剛背過的知識,進入考試後頭腦一片空白怎麼也想不起來;明明上台前背得滾瓜爛熟的演講稿,一登上講台看到台下烏壓壓一大片人頭後嘴角不自覺的顫抖一個字都想不起來,究其原因,是因為我們太緊張了。人一旦處于極度緊張的狀态下,就會出現大腦一片空白,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等症狀。在這種情況下身體和腦袋似乎是分開的,身體無法受到大腦的支配,且越着急越不聽使喚。

我自己就曾經吃了“怯場”的大虧。高中的時候語文一直是我的強項,每次模拟考都是在班裡甚至年級前列的,老師最不擔心的就是我的語文成績。結果高考的時候超級緊張,進考場前就心跳加速手發抖。考第一科語文的時候卷子發下來審題的時候先看了一眼作文就覺得大腦一片空白。糊糊塗塗寫完考卷結果可想而知,平時名列年級前茅的語文成績高考隻考了剛剛及格,我也因此與理想大學失之交臂。

所謂怯場,就是指在某些場合或環境下,因情緒緊張導緻無法發揮出正常水平的現象。


為什麼會有“怯場”的情況發生?

1.不自信

“怯場”是一種心理反應,導緻怯場的願意之一是因為我們對自己不自信。我們身處在社會這個大家庭,就不可避免的會陷入競争的環境中。當人們心底沒有足夠的自信,就容易在競争中迷失自己的方向。

2.過度在意别人的眼光

一個人的内心沒有足夠的自信,對自己無法做到認同,就容易受周邊的氛圍影響,過分在意别人的眼光。用别人的眼光來評判自己,從而導緻沒有自信,從内心深處對自己的否定。


父母應該如何幫助孩子擺脫緊張的情緒

“緊張”是一種情緒,而情緒的流露是不受人的意志控制的。

成年人在面臨重要場合、考試時尚且會出現緊張,更何況身體和心智還未發育完全的孩子。作為父母,我們有這個責任和義務幫助孩子,那麼我們要如何做呢?


...

1.幫助孩子正視緊張情緒

當人們處于緊張情緒下時,會下意識的想用積極的情緒代替消極情緒。比如在大賽上場前,大多數的家長都會對孩子說“别緊張”“放輕松”等類似的話。家長的出發點是好的,是想給孩子一個輕松的心态緩解孩子的緊張感,但是這樣的做法卻往往适得其反。因為這樣的說法,會讓孩子在心裡暗示自己壓制緊張的情緒,把大量甚至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壓制緊張的情緒下,從而導緻沒有精力用在考試上也就沒法發揮出平時的水平。既然情緒是沒有辦法控制的,那麼我們不妨學習下如何和情緒共存,在情緒緊張的情況下仍然克服困難,發揮原本的實力。承認且面對自己的情緒,是在重要場合中不怯場的第一步。以下兩個小竅門可以幫助孩子直面自己的情緒,讓家長更加深入的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1)三問為什麼,找到情緒産生的原因

當孩子在重要的場合,遇到怯場的時候,家長可以通過問三個“為什麼”,讓孩子了解産生情緒的原因。比如:

孩子:鋼琴比賽上場前我會感覺很緊張

家長:為什麼會緊張?

孩子:因為台下有評委還有很多觀衆。

家長:為什麼人多就會緊張呢?

孩子:因為害怕彈錯了丢臉,害怕彈錯了就沒有拿到好成績······

多問為什麼,讓孩子能認識到自己産生情緒的根本原因,并且讓家長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這樣在下一次遇到同樣的情況時就有經驗可以來應對。

2)巧用“情緒日記”,提高對情緒的敏感度

想要培養孩子提升認識自己情緒的能力,家長可以使用記錄情緒日記的方法,讓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比如:

“今天鋼琴比賽,上場前我很緊張”

“今天起來晚了,上課遲到了,我很抱歉”

“今天交到了一個新朋友,我很開心”

通過記錄自己的情緒,孩子可以提高認識自己情緒的能力,家長也可以了解到孩子在特定情況下的特定心理狀态,從而更有針對性的幫助孩子。


2.運用OK線法,幫助孩子将情緒與行為分離

想要孩子不怯場,第一步正視自己的情緒,其次是讓“行動”擺脫“情緒”的控制。

1)設置一個小目标

“所謂OK線,就是一條用來劃分自我肯定界限的基準線”

既然緊張這種情緒沒有辦法控制,那麼我們需要想辦法戰勝它。在我們絕大多數人的意識裡,失敗往往是由于太緊張。往後緊張的時候,就會非常的不自信。長此以往就會進入惡性循環,使我們離成功越來越遠。

作者提出的OK線法,可以幫助孩子在緊張的情緒下,依然能采取行動獲得成就感,建立自信心。

2)OK線設置準則

OK線的設置,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基準在于孩子。且目标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還應該循序漸進。比如說,給一個平時缺乏鍛煉的孩子定長跑計劃,一開始就設定五公裡,那肯定是不現實的。應該基于孩子的基礎,先定個一公裡,跑幾天身體适應之後,再逐漸增加跑量,設置兩公裡、三公裡再到五公裡。

自信心需要一步一步的累積。理想和現實之間是有差距的,OK線就是連接理想和差距的中間人。我們隻有不斷的提高自己的OK線,就能慢慢接近自己的目标。

...

3.行動上協助孩子更多的事情

1)協助處理負面情緒

怯場的孩子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缺乏處理情緒問題的經驗。這就需要家長協助孩子克服這種困難。

人的一生很漫長,會遇到無數個的低谷,家長要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自己去體驗,孩子的路始終需要他們自己來走。當孩子遇到困難出現“害怕”“緊張”的情緒時,需要鼓勵孩子克服這些情緒,隻有他們自己克服自己經曆了,才能提高對“困難情緒”的免疫力。

2)不要比較,鼓勵孩子做自己

大多數家長都羨慕别人家的孩子,拿自己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較,來判斷自家的孩子好與不好。其實人和人是有差距的,最大的對手和敵人其實是自己。承認和接受孩子的本真,才能幫助孩子重拾自信心。

經常肯定和表揚自己的孩子,學會傾聽他們的想法,尊重孩子,共情孩子的情緒,陪孩子一步步走向成功。

幫助孩子培養自信心,從力所能及的事情上獲得成就感,不怯場的能力就是這樣大量且重複的訓練出來的。

另外,父母是孩子成長的榜樣,你也試試用OK線法,鼓勵自己達成目标,和孩子一起成長吧。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