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你不懂人生的“貴”都是存錢給的
會生活,真的會越來越值錢
前段時間,跟親友聚會,嬸嬸穿的毛衣已經起球,整個版型也很松散,穿在身上沒有精神還有點邋遢感。
這些年來,孩子都長大工作結婚,嬸嬸依然保持多年前的習慣,不舍得買好衣服穿。孩子們送來水果也不舍得吃,非要等到快壞了才拿出來。
孫子孫女都不太願意去嬸嬸家住覺得吃的用的都很拉垮,我媽很多時候也會勸她,孩子們都大了,自己穿好吃好就是蕞大的福氣,别舍不得用貴的東西。
想到一句話,貴的東西,除了貴沒毛病。便宜的東西除了便宜,剩下的都是問題。
1 不陷入節約怪圈
在起初存錢的那幾年,我困在價格,困在低價,困在極簡中出不來。
那時的狀态大概就是,把自己圈在一個各種條條框框中的蟲子,别人建議一條攢錢的方法,我就加一條。
完全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講真的,确實存下一筆錢,但人過的很不快樂,眼裡沒光。
蕞極端的時候,一個月隻花300,其他全存,你敢想象這樣的生活嗎?
2 消費觀匹配收入
我的朋友跟我是另一個極端,很難想象,不同的消費觀居然能走到一起。
後來我想大概是互補的需要吧!
朋友工作後,秉持月光習慣,一點不誇張的說,每次逛街進入護膚品店,凡是新品一定要試 用,口紅每次必買2支以上。
她家的口紅已經可以按照色号,排列出好幾櫃子,跟專櫃一樣的布局來。
冷靜下來後,也會說自己不想買那麼多口紅,但是一看到就想要,真的一點都控制不住自己。
事情的改變,發生在朋友媽媽出了車禍,她爸讓交費時,意識到家人都在老去,需要她來庇護。
存錢以後,朋友說口袋裡有錢,内心反而安甯下來,也不在乎這些外在的裝飾。
3 省錢的終點是搞錢
如果說,20幾歲時以為存錢就是通過省錢來達到的。
那麼,30幾歲開始明白,存錢一定離不開搞錢,執着于一份工資的收入,遠遠不可能滿足生活所需和眼前的安穩。
實現錢包自由需要付出時間和精力,決定存款厚度的一定是搞錢速度,絕不是一味控制消費,刻意大幅降低需求。
比如很多人以為降級消費就能存錢,但任何降級都有限度,正常衣食住行不會沒有。
搞錢沒有天闆,所有上限是自己的行動力和技能決定。
我是螞蟻跑呀
工作副業兩不誤的職場媽媽
努力搞錢,争取實現提“錢”退休
持續分享存錢省錢賺票票的所思所得,讓我們一起日富一日
- 上一篇 【華山】太華勝景
- 下一篇 英雄集結-項羽篇(七十一)|三國志14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