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的傳說

公元327年,晉成帝邀葛洪出山為國效力,官職任挑。葛洪說:“我要做句漏縣令。”晉成帝問他幹嘛要挑個小地方?葛洪說了自己的理由。晉成帝雖然不高興,但也隻能答應。

...

東晉時期,浙江丹陽郡有家姓葛的,據說是三國葛玄的後人。

葛家本來是官宦世家,但因為接二連三遭受火災,家産損耗大半不說,珍藏的各種圖書古籍也遭受了滅頂之災。

除了心裡仍然保留着讀書人的信念,老葛家跟一般的平民百姓沒什麼兩樣了。

後來葛家老爺去世,家裡更是敗落,連仆人也請不起,院子籬笆壞了也無力修葺。

葛老爺去世的時候,他兒子葛洪才十三歲。為了讀書,他背起書簍,步行很遠到别人家借書,背回家一邊讀,一邊謄抄下來。

葛洪是個木讷的人,但為了讀書,他卻能想辦法克服一切困難。

每天上山打柴,賣得的錢都用來買紙,家裡點不起油燈,他就借着竈洞微弱的火光,閱讀書籍。

劉向曾經說過:書非借不能讀也。

葛洪就就這樣重複着借書,讀書,抄書的過程,堅持多年以後,終于成為聞名四方的學者,家中也恢複了藏書。

葛洪的學問被丞相司馬睿看中,任命葛洪做了自己的屬官,後來葛洪立下戰功,又封為關内侯。

南海太守鮑方也非常欣賞葛洪,主動邀請他到家做客,還傳授他學問。

期間,鮑家小姐為葛洪的學識和人品所折服,心生愛慕。而鮑太守也樂見其成,促成了這段姻緣。

但葛洪為人寬厚,骨子裡并不看重富貴榮利,他最大的愛好,是修煉神仙導養之法。

葛洪的叔祖葛玄有個徒弟叫鄭隐,曾經教過他煉丹術,葛洪非常感興趣,煉丹成了他一大愛好。

後來,葛洪幹脆辭官歸隐,遍遊名山。一邊修煉,一邊研究煉丹之術。

葛洪的名氣太大,皇帝也想要他為國效力,并且開出了豐厚的條件:官職由他任選。

葛洪根本不想做什麼官,但也不好拒絕皇帝,就說道:“請陛下讓我做句漏(今廣西北流)縣令吧。”

皇上詫異地問道:“那個小地方怎麼配得上你的功績!”

葛洪卻表示,地方雖小,但出産的丹砂品相不錯,利于煉丹,希望皇帝答應他的請求。

皇上聽了,心想先讓他出山再說吧!便答應了他的請求。

葛洪高興地帶着自己的子孫、随從,往句漏而去。

不料,葛洪走到半路卻被人截胡了。

原來,廣州刺史鄧嶽早就知道葛洪,非常仰慕他有學問,便想勸葛洪留在廣州,助他一臂之力。

但葛洪看淡利富貴,無心為官,鄧嶽見狀,便推薦他去羅浮山隐居,并為他提供煉丹所需材料,好歹把人留在了廣東。

從此,葛洪就常駐再羅浮山上,在朱明洞前建南庵,修行煉丹,著書講學。

鄧嶽時常前去拜訪葛洪,互相交流解惑,也算是近水樓台先得月了。

在羅浮山,葛洪綜合自己所學,寫成一本奇書《抱樸子》。

這是他最有名的著作,包含了很多方面的知識。其中對于煉丹過程的描述,和現代化學知識十分相似。

因此,還有人稱葛洪為我國最早的化學家。

多年後的一天,刺史鄧嶽收到葛洪的來信,是跟他告别的:“我要去遠方尋找師祖,很快就要走了。”

鄧嶽連忙趕往羅浮山,想要送别葛洪,可當他趕到的時候,葛洪已經去世。

“原來他說的走,是再也見不到了!”鄧嶽此時才明白過來。

鄧嶽遺憾地為葛洪操辦後事。他驚訝地發現,葛洪的屍身非常輕,輕得隻剩下衣服的重量。

人們都說,這是因為葛洪已經升天成仙,後世都稱他為葛仙翁。

———

一個人足夠強大,體現在可以對任何人說“不”。

葛洪多年苦讀,成為大學者,受到人們得尊重。

也正因如此,他才能最大限度地掌握主動權,利用有限的條件展開自己的研究,給後世留下了寶貴的财富。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