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平四豪三

今天整理下平四豪韻第三段學習筆記。

台對省,署對曹。分袂對同袍。鳴琴對擊劍,返轍對回艚。良借箸,操捉刀。香茗對醇醪。滴泉歸海大,篑土積山高。石室客來煎雀舌,畫堂賓至飲羊羔。被谪賈生,湘水凄涼吟《鵩鳥》;遭讒屈子,江潭憔悴著《離騷》。

台、省、署、曹都是古代政府辦公的地方,例如禦史台、尚書台,中書省、門下省,公署、官署,曹掾、法曹等。分袂、同袍是借對,袂是衣袖與袍對,分和同反對,究其本義分袂指分别,同袍則源于《詩經·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大多時候用于形容戰友。鳴琴就是彈琴和擊劍是活動對應。返轍,車子原路返回,回艚,船回航,差不多同樣的動作。

良借箸,《史記·留侯世家》記載,楚漢戰争時,有一次項羽十萬大軍把劉邦包圍在荥陽,劉邦心裡緊張,謀士郦食其列舉曆史上湯滅夏,周滅商都曾經封賞前代遺族,存亡繼絕的史實,建議劉邦封賞戰國六國遺族,這樣六國遺族就會出力對抗項羽,為劉邦分擔壓力。劉邦認為可行,可是沒等郦食其出門執行,張良剛好進見劉邦。正在吃飯的劉邦見張良進來,就把這事跟張良一說,詢問張良的看法。張良立刻反對,并借着劉邦吃飯的箸(筷子),為劉邦列舉了秦末漢初的曆史形勢和商、周時期的八點不同,否定了郦食其的方案,面對張良的詳細分析,劉邦恍然大悟否定了郦食其的方案。

操捉刀,《三國志·魏武紀》和《世說新語·容止》都有記載,匈奴使者進見曹操,曹操覺得自己身形矮小,不夠霸氣,就讓大帥哥崔琰代替他接見匈奴使者,曹操自己裝成侍衛握刀站在旁邊。會見完成後,曹操讓人詢問匈奴對替身有何感想?匈奴使者回答:“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曹操一看這匈奴使者的眼光這麼犀利,就派人追殺了使者。香茗是茶,醇醪是酒,飲料對應。

滴泉歸海大,大海再廣大也是一滴滴泉水積累成的。篑土積山高,篑是古代盛土的竹筐,再高的山也可以靠一筐筐土堆成。這一聯告誡我們,不要輕視基礎的東西,再微不是道的東西,數量積累多了,量變會引起質變。

石室客來煎雀舌,雀舌是名茶,住在簡陋的石屋裡,有客人來了也要泡上好茶招待。畫堂賓至飲羊羔,羊羔在這裡是一種美酒,在雕梁畫棟的豪華廳堂裡用好酒招待賓客。上下聯都是熱情待客,隻是主人境況不同。

被谪賈生,湘水凄涼吟鵩鳥;這是漢代著名文學家、政治家賈誼的故事,賈誼被放逐長沙,有一次鵩鳥(一種類似貓頭鷹的鳥,古人認為不祥)飛到家裡,賈誼以為預示着自己快死了,做了一篇《鵩鳥賦》自我安慰。遭讒屈子,江潭憔悴著離騷;戰國時期,楚國著名愛國詩人屈原,被放逐後,寫下了名傳千古的《離騷》,這故事大家耳熟能詳,我就不多說了。司馬遷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形容那時的屈原“披發行吟澤畔,顔色憔悴,形容枯槁。”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