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雖凡,幸有春意
【鄭重聲明:文章系原創非首發,首發平台微信公衆号,文責自負。】
站樁的時候,發現,坡下小道的石凳上一左一右坐着兩對情侶,右邊的那對比較矜持,隻互相依偎着親昵地竊竊低語,左邊的那對大膽很多,互相摟抱着,如膠似漆。
非禮勿視,我無意中描了一眼後,馬上收回視線,收斂心神,進入站樁模式。
我站樁的地方,是公園裡最為偏僻的地方。其實,說偏僻也隻是相對而言,公園一共才這麼大點地方,全部轉悠一遍也花不了半個小時。在城市未擴張之前,還稱得上是市内最大的公園,城市擴張之後,新城區建了不少公園,很多都比這個公園大。不過,因着位于市中心,老人特别多,公園倒是最為熱鬧,尤其是廣場周邊,簡直是人聲鼎沸。
也因此,這條相對偏僻的角落成了情人們約會的地方。從我家到公園廣場,要經過這個角落,經常會在小道邊的石凳上看見互相依偎或者摟抱的情侶,這些情侶看見人來也不收斂,而路過的我們,也能熟視無睹。
誰還沒有年輕過呢,情難自禁時候的依偎與摟抱,對于熱戀的情侶來說,也算正常。
與他們來說,這是一條青春私密的小徑,可以将一顆或歡喜,或忐忑,或自信,或脆弱,或敏感的心,交付對方,可以将纏繞的心事,和縷縷情絲,盡情傾吐。
若是,在未來的某一天,當他們以懷舊的心态,回憶起這個愛情的角落,不知是歡喜、是惆怅、是憂傷、還是悔恨。
其實,不管是哪一種心情,都是青春時期一段不可複制的美妙時光,愛情的甜蜜和傷感,愛情的笑靥和熱淚,愛情的忐忑和不安,都如歌如畫,是生命過程中的一份暖色。
站完樁的時候,在公園轉了一圈。看見落在地上的夠棒槌,想起了河南文友詠妹的那篇《蒸榆錢、夠棒槌,都是童年的美味》,從她的文中知道了構棒槌是構樹的花序,也是他們童年的美味,他們将構棒槌洗淨後用開水焯了,涼拌,或者做成餡包餃子吃,還可以粉蒸蘸蒜泥吃。
而這些北方的美食,在南方隻能寂寞落無主,零落成泥碾作塵。幸運些的,還可以化作花肥更護花,不幸的呢,隻能和垃圾待在一起,當然,最後的結果,也是化為泥土,也算殊途同歸吧。
其實不管是那種命運,它們曾經也立過高枝,享受過陽光雨露,開出過花朵,在生命的過程中綻放過,美麗過,絢爛過,就很好。
經過一叢杜鵑花的時候,順手摘了一朵,将花蕊取出來,将花瓣放入嘴裡,細細咀嚼。酸酸甜甜的,還是小時候的味道。
又在路邊摘了一些黃鹌菜和小竊衣。
春天可真好呀,偌大的公園都是我的菜園,菜園裡有各種野菜,脆生生、綠盈盈、嫩秧秧的,天然而純粹,有山野的味道,随便就能摘一大把。
回家,将野菜切碎,肉剁成泥。因青團蒸太久容易塌陷,蒸的時間少了,又怕裡面的餡不會熟,于是,将野菜和肉泥炒熟。肉是五花肉,父親三高,不能吃太油膩,野菜和肉裡隻放了鹽和生抽。野生的清香從鍋裡溢了出來,好聞極了。
将炒熟的餡包入青團,冷水蒸10到15分鐘就好。前幾次,時間掌握得好,蒸出來的青團好吃又好看。這次,看小說忘記了時間,蒸了将近20分鐘,青團全部塌陷,非常難看,不過,味道卻是極好。
日子雖凡,幸有春意。
将這些春天自然孕育的野菜和花兒,融入生活,融入熱氣騰騰的日常煙火裡,也是一件浪漫、溫潤而美好的事。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