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赓武回憶錄》

...

曆史不同切面


王赓武,1930年出生,今年94歲。

在去年《十三邀》的影片裡,他不光腦回路秒殺我輩90%以上的人,氣色還極好,高清鏡頭怼臉拍都扛得住,日常仍一個人出入工作室,上班下班做學問,特别是片末他麻利的掏出手機喊了部網約車離開的一幕,簡直帥呆了。

他怎麼養生的?我買了這套《王赓武回憶錄》。養生沒學到,收獲到一點别的——近代史的另一個視角。

他寫得客觀克制,不占立場寫他觀察的社會現象,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變化,寫他父母作為海外遊學工作一輩對祖國家鄉的熱愛(那時的蔣姓政府),寫内戰爆發前期南京中央大學學生的一些狀态。以前我看的都是窮苦老百姓視角,“東方紅,太陽升”那種,王赓武這個城市知識分子視角,為我提供了一個新的曆史切面,讀出更豐富的曆史況味。

當然這隻是其中一個點,他更多在探讨人類身份的歸屬問題,青少年時期他對自己到底是否屬于中國人深感疑惑,做學問過程中,他找到了答案。

大緻的觀點是,民族國家是現代文明,是有邊界的,與國家概念相伴相随,實際是一種文化而非文明,比如中華民族講的就是中國,而文明,是人類共同的一種理想,比如善惡美醜,沒有邊界,是世界性的。

認定了這個,便不再拘泥于國家身份的認同。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