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小遊戲”

正如費曼學習法中的最高層次一樣,把一個複雜的東西用最簡單語言講給孩子聽,還能讓一個孩子理解,那麼你對這個東西才算真正的理解透徹。

看着女朋友那邊畫面,她準備給小朋友們上一節公開課,所以她在準備教學内容。涉及到創意的東西,她算是找對人了,我也對設計小朋友都遊戲很感興趣。因為是幼兒園,所有發知識都必須通過遊戲的方式去教學,确實有點難度。這種難度,就相當于讓我證明“1+1=2”一樣,我隻能說一加一很明顯等于二啊,難道讓我去把陳景潤的證明過程學習一遍?

一個類似跷跷闆的教學道具,是她用硬紙闆、紙杯和膠水制作的,确實是很粗糙的教學用具。她說想設計一個讓小朋友們稱物體重量小遊戲,而且她還演示了一遍給我看。她把兩個塑料的小物件放到了跷跷闆兩邊的紙杯内,結果跷跷闆沒有發生變化。她問我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同樣重量的東西不會讓跷跷闆平衡。我一眼就看出了問題,首先肯定要考慮摩擦力,其次要考慮教學用具的精度。所以,我讓她換一下教學用具,把稱重的物體換成積木。積木的重量比較大,就算那個跷跷闆的誤差比較大,面對質量足夠大的物體也一定能夠實現教學目的。隻是讓小朋友們比較物體的輕重而已,所以效果越明顯越好。

我采用了一點試驗的方法,也就是對比法。通過對比試驗,絕對能讓小朋友學到東西。我看到了彩色積木和原木色積木就想到了,讓形狀一樣且大小差不多的彩色積木和原木色積木做比較,事實上确實和我想的一樣,兩種積木的密度是不一樣的,原木色積木明顯要比彩色積木要重。她說小朋友們很容易會猜出原木色積木要比彩色積木重的,我說這樣不是更好嗎?因為要得出這個結論至少也需要稱三次吧。

僅僅是這樣肯定是無聊的,所以我又設計了利用多米諾骨牌片去稱重一塊積木的遊戲,就是讓小朋友們向另一側的紙杯裡放多米諾骨牌片,看看幾塊多米諾骨牌能夠比一塊積木重。當然,挑選的積木要也注意,因為小朋友隻能數到十,所以積木的重量一定要比十塊多米諾骨牌片要輕。

挺有趣的,利用眼前的東西去設計一個遊戲。這個世界原本就充滿樂趣,關在在于你怎樣去設計你的生活,讓自己每一天都感受到“遊戲”帶給你的快樂。

...

孩子眼中的遊戲(圖片源自網絡)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