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生的底氣從哪兒來?

01

最近幾天,密集看了幾個教育論壇的演講,深受啟發,讓我對陪伴孩子成長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今天就想來探讨一個最基礎的話題:孩子一生的底氣從哪兒來?

乍一聽上去,很多人可能會說:是金錢和權力。

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為名、為利,不正是大家競相追逐的嗎?

也很多人會說:是房子、靠山、關系,以及父母打下的江山。所謂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很多父母一生努力,辛苦打拼,隻為能将自己創造的一切财富、資源傳承給孩子,給他足夠的底氣,護他一生周全。

可真的是這樣?這些外在的一切真的可以讓孩子未來底氣十足嗎?

未必。要不怎麼會有“富不過三代”的說法。


02

那問題來了:如果排除這些外在的東西,孩子一生的底氣究竟來自哪裡?

在衆多的分析中,我覺得主要是四點:

一是一個溫暖的家。

二是情緒穩定的父母。

三是從小的欣賞、鼓勵與接納。

四是滿滿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為什麼會這麼說?

因為說到底,不管你有錢沒錢,決定一個人人生高度的是他面對逆境的态度。

畢竟,一個人在漫長的成長道路上,不可避免的會遇到無數的困難、挫折和挑戰,在這個過程中,外在所有的一切都可能會失去,當你孑然一身,一無所有時,是什麼可以支撐你熬過漫漫長夜,走過那些艱難時光呢?

說到底源自于我們的内心的堅定,而這需要我們從小在家庭裡給予孩子。

試想一下,一個成長于家庭和睦、父母情緒穩定氛圍中的孩子,從小得到了父母足夠的尊重、認可、欣賞和鼓勵,擁有滿滿的安全感和自信心,那他必定内心強大,無堅不摧。

因為來自家庭的愛和認可,讓他知道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難都不用太過恐懼,大不了從頭再來,這才是孩子的底氣所在。


03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生而為人,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兩樣東西:一個是歸屬感,一個是價值感。

歸屬感是什麼呢?

直白的來說,是被愛,就是讓我知道我屬于這個家,這裡對我是無條件包容和接納的。不管外面遇到再大的風雨,這裡都可以包容我、接納我,這裡就是我的避風港。

要實現這一點,就需要父母能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能夠情緒穩定,能夠給孩子滿滿的安全感。

價值感是什麼呢?

價值感來自于被肯定,就是讓我知道我是有價值的。比如,我會洗碗、拖地、洗衣服,我做的這一切都能被看見,能夠得到父母的尊重、欣賞和鼓勵,父母覺得我是一個對家庭有貢獻的人。

而這兩種感覺不是我們長大之後突然就有的,而是從小在家裡父母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出來的。正因此,作為父母,在日常與孩子的相處中,努力給孩子足夠的愛和認可,至關重要,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