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父母的鏡子

...


“季康子問政于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論語·顔淵》)

季康子向孔子請教政治:“假若殺掉壞人來親近好人,怎麼樣?”孔子回答說:“您治理政治,為什麼要殺戮?您想把國家搞好,百姓就會好起來。領導人的作風好比風,老百姓的作風好比草。風向哪邊吹,草向哪邊倒。”

這就是成語“草偃風從”的出處,它比喻在上者能以德化民,則民之向化,猶風吹草伏,相率從善。

孔子非常強調執政者以身作則對社會風尚的引領作用。《論語·為政》雲:“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這是說用德行來治理國家,就會像北鬥星一樣受到群星的環抱和擁戴。《論語·顔淵》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這是說為政的關鍵是端正自身,你身體力行走正道,誰還敢偏離正道呢?

《禮記·表記》說:“君子恥服其服而無其容,恥有其容而無其辭,恥有其辭而無其德,恥有其德而無其行。”君子德行的完美從服飾開始,由外及内,擴展到君子之容、辭、德、行,一一相稱,如此風範,足以為社會所景仰,成為民衆仿效的楷模。

換個角度來說教育。兒童入世淺,尚未染于陋俗惡習,思想單純,但模仿能力強,因此,從行為教育切入,在細節上培養品格,最能收到成效。所以,家長和教師日常生活中的行為和言談,其實也都是給兒童青少年作出的示範。想象他們一年365天都在目睹着我們的舉動,我們會對他們産生什麼樣的影響?他們又将會受到什麼樣的熏陶?這就是模仿學習。

古人将孝順、謹嚴、恭敬、謙虛、從容、優雅等德行融入言語、飲食、灑掃、應對、進退等日常禮節中。《禮記·内則》載,凡是未成年男女,雞初鳴之後就要起床,洗漱之後,按照規定的樣式韬發、束發,梳理成總角,在領口佩戴香囊,再收拾枕席,灑掃庭院,然後做各自的事情,旨在養成勤奮的人生态度與良好的生活習慣。

《禮記》中的“侍坐于先生,先生問焉,終則對”,“請業則起,請益則起”,“長者不及,勿儳言”,“長者問,不辭讓而對,非禮也”等語,都是讀書人必備的教養,意在培養尊師重道之心。朱熹《童蒙須知》說:“大抵為人,先要身體端正”,男子服飾要三緊“頭緊、腰緊、腳緊”,将頭、腰、腳三處的系帶紮緊,人的精氣神就起來。凡此,都是在小節處立大節,處處含有道德提示的作用。

童年養成的行為方式,印象最深,對将來立身行事,能産生最深層的影響,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故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貫之為常。”(《大戴禮記·保傅》)《周易》也提出“童蒙養正”“培根固本”的理念。

區别于通過直接對刺激作出反應、以嘗試錯誤為特征的直接學習,模仿學習是以仿效榜樣的行為方式為特征的一種學習模式。

從文化而言,人類之所以能夠适應各種不同的環境,解決各種問題,主要依靠的不是個人智慧,而是“累積性的文化适應”,這是人類最大的,也是最獨特的優勢。具體來說,文化适應的作用可以用兩句話來概括:模仿學習,讓人類更好地适應環境;社會規範,讓大規模合作成為可能。

人類之所以能夠掌握不同環境中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是因為人類學會了以文化的方式,不斷積累對生存至關重要的信息。通過模仿學習,人類能夠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直接掌握有效的知識和技能。隻要有一個人發現了一個新知識,或者發明了一種新技術,其他人通過模仿學習,就能夠快速掌握。這樣一來,人類整體的文化适應力,就能在不斷積累的過程中逐漸提高。

同時,腦科學研究也證明,從模仿他人的行動中學習是人類文化的一種根本機制。兒童在觀察别人的言行時,也在激活和塑造自己大腦中相應的腦區。比如小孩子總是會聚精會神地關注大孩子的動作,并嘗試模仿;再比如有的兒童專注地看同伴動手組裝玩具,此時雖然他沒有親自去動手操作,但是他腦中和動手組裝玩具有關的腦區都會活躍起來。也就是說,兒童在觀察别人組裝玩具的過程中,通過觀察别人的言行,學到了新知識。

新一代AI已能夠通過學習大量詩歌數據來捕捉語言的細微差别和複雜結構,從而生成更加自然流暢、富有創意的詩句。例如,科學家利用深度神經網絡和強化學習技術,訓練AI模型理解并模仿古典詩詞的格律和平仄,甚至能夠針對特定主題或情感生成詩句。

...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