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國君臣之争:拖晉國下水

春秋戰國故事198

孫嘉從齊國訪問回來,中途聽說衛國發生了變亂,直奔戚邑。孫林父知道衛獻公複位後,勢必不會善罷甘休,就索性投靠了晉國,還把戚邑送給他們,上訴甯喜謀反,殺害衛殇公的惡行,求晉侯做主。孫林父生怕衛侯很快會派兵攻打戚邑,就乞求晉國出兵,幫助自己共同戍守。


...

晉平公派了三百人來援助孫林父。孫林父讓晉兵防守戚邑東邊的茅氏(衛地,今河南濮陽市東北)。

孫蒯勸阻說:“戍守的士兵太單薄,恐怕抵擋不過衛國人,這可怎麼辦?”

孫林父笑着說:“三百人對我來說無足輕重,所以派他們去守東部之地。一旦衛國人前來攻打,殺了晉國的戍兵,那就必然激怒晉國人,到時候不愁晉國人不來幫助我了。”

孫蒯說:“父親高見,我自愧不如。”

甯喜聽說孫林父向晉國請兵,晉國僅派出了三百人,喜滋滋地說:“晉國如果真的想幫助孫林父,怎麼會隻派三百人來敷衍呢?”便讓殖綽率領精兵一千人,前去襲擊茅氏。

殖綽率兵與晉國的戍衛開戰。三百晉國人根本不堪一擊,很快便落敗了。殖綽便将軍隊駐紮在茅氏,派人到衛國報捷。

孫林父得知衛軍已進入戚邑東部,就派孫蒯同雍鉏領兵救援。孫蒯收到前線消息,殖綽是齊國有名的勇将,而晉國的戍衛已全軍覆沒,不敢上前迎敵,帶兵又原路返回了,将情況禀報給孫林父。

孫林父怒氣沖沖地說:“三百個死人還能變成厲鬼呢,何況是人!一個殖綽都不敢和他對陣,如果大批衛軍到來,怎麼對敵?你再去,如果還不能取勝,就别回來見我!”

孫蒯悶悶不樂地走出來,和雍鉏商議辦法。

雍鉏說:“殖綽勇猛無比,能敵萬馬千軍,除非用誘敵之計才行。”

孫蒯說:“茅氏的西邊有個圉村,四周樹木茂盛。村中有座小土山,我派人在山下挖好陷坑,用草蓋上,你先帶一百人和他交戰,把他誘騙到村口,我在山上駐軍,對着他破口大罵,隻要他一發怒,必定會上山抓我,就中了我的計。”

雍鉏聽從他的話,率領一百人駕車來到茅氏,裝作正在查探敵軍的動向,一遇到殖綽的士兵,假裝害怕,掉頭便逃。殖綽自恃勇猛,欺負雍鉏兵少,也不下令打開營門,獨自帶着随身的數十名将士,乘上輕車便急起直追。

雍鉏彎彎繞繞,把他們引到圉村,卻不進村,躲進側面樹林中去了。殖綽疑心樹林中有埋伏,便叫人停車。隻見土山上駐紮着一隊步兵,約有二百人,簇擁着一員武将。這人身材矮小,頭戴銅盔,身穿繡甲,口中叫着殖綽的姓名,罵道:“你是齊國退下來的歪貨!栾家用不着的廢物!現在到我衛國吃飯,不知羞恥,還敢出頭!難道你不知道我孫氏是八代世臣,竟敢冒犯!有眼不識泰山,禽獸不如!”殖綽聽後勃然大怒。

士兵中有認得的,指着那人對他說:“這就是孫相國的長子,叫做孫蒯。”

殖綽說:“抓住孫蒯,就等于抓住半個孫林父。”他看那土山并不高聳,形狀也很平緩,就喝令:“駕車!”

馬車風馳電掣,直往前沖,勢頭很猛。到了山坡下,馬蹄剛踏着陷坑,收勢不住,就拖着車摔了下去,把殖綽掀入坑中。孫蒯怕他力大,難以制服,早就預備好了弓弩,等他一陷下去,立刻萬箭齊發。可憐一員猛将,就這樣死了!

孫蒯用撓鈎撈起殖綽的屍體,割下首級,殺散衛軍,回去報告孫林父。

孫林父說:“晉國如果怪罪我沒有營救戍守的士兵,那我就有罪了。不如隐瞞這次勝利,隻告訴他們失敗的戰況。”便派雍鉏前往晉國報告戰敗的消息。

晉平公聽說衛國殺死了晉國的戍衛,非常生氣,命令正卿趙武在澶淵會合各國大夫,準備聯合對衛國出兵。衛獻公一看情況危急,趕緊同甯喜奔赴晉國,面陳孫林父的罪狀。晉平公把衛獻公等人抓住,囚禁了起來。

齊國大夫晏嬰對齊景公說:“晉侯為了孫林父而抓衛侯。一個大臣勢力如此強盛,竟然在國君面前耀武揚威。您何不替衛侯向晉國求情,當年齊靈公在萊地收留了衛侯,這樣的恩德不可抛棄呀。”

齊景公說:“好。”便派使者約了鄭簡公,兩人一同到晉國替衛獻公求情。

晉平公雖然被兩人所打動,但因為孫林父的緣故,始終不肯松口。

晏嬰暗中對叔向說:“晉侯在諸侯中宣揚美德,體恤憂患,彌補缺失,糾正錯誤,治理動亂,因此才成為盟主。孫林父先前驅逐了國君,晉國未能讨罪,現在又為了這個大臣抓住了國君,做國君的人不也很難嗎?當年晉文公誤聽了元咺的話,把衛成公抓到京師,周天子讨厭以下犯上的行為,晉文公感到慚愧,放了衛成公。把諸侯抓到京師尚且不可,何況是囚禁諸侯呢?其他人不勸阻晉侯,是因為跟孫林父結黨,貶損其國君。這樣的聲名不能有呀。我恐怕晉國會因此在諸侯失去威信,所以才跟您私下說這件事。”

叔向便轉告了趙武,趙武又向晉平公請求,終于将衛獻公釋放回國,但仍囚禁着甯喜。

在右宰穀的勸說下,獻公送給晉國女樂十二人,把甯喜贖回去了。甯喜回到衛國,愈發得意,遇事獨斷專行,也不向獻公禀告。大夫們商議國事,竟在甯氏府中請命,獻公被撂在一邊,隻能眼巴巴地坐冷闆凳了。

本故事基于《東周列國志》《左傳》等進行編寫,原創作品,持續推出。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對作者的辛勤勞動表示感謝,侵權必删。

失道者也多助:衛獻公複位

無法篡改的齊國史:崔杼弑君專權

崔杼弑君:齊莊公之死

孟姜哭夫:且于之戰,士不畏死

栾盈之亂:兵敗滅族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