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題:食品添加劑的弊大於利

題目:

辯論題:食品添加劑的弊大於利
一辯的陳詞、四辯的總結陳詞大概應該怎麼寫?

解答:

食品添加劑弊大於利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的種類越來越多,食品生產中越來越多的用到了各種類型的食品添加劑,從而發生了越來越多的食品添加劑安全事件,食品添加劑對人體的危害也越來越大,同時大量食品添加劑超標問題也越來越多.

關鍵詞:食品添加劑 危害 人體 超標
食品添加劑是爲改善食品的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爲防腐和加工工藝需要而加入食品的一類化學合成或天然物質.隨著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的廣泛,近年來也發生了食品添加劑的安全問題.如05年發現肯德基的紐奧良雞翅和紐奧良雞腿堡調料中含有「蘇丹紅一號」成分.五糧液幸運星糖精超標.10年7月發生的麥樂雞事件.市場上出售的各類食品中都含有一定量的食品添加劑.它能增加食品的感官性狀,防止腐敗變質,延長保質期,但若使用不當,也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食品添加劑本身不作爲食用,也不一定作爲具有營養價值,如加工臘腸、火腿的午餐肉罐頭時,爲了顏色好看和防腐,常用硝酸鈉或亞硝酸鈉;桔子汁或果醬中使用苯甲酸鈉或山梨酸等防腐劑;在果脯製作中使用二氧化硫或亞硫酸鹽脫色.這些都是食品添加劑.
常用的食品色素包括兩類:天然色素與人工合成色素.人工合成色素是指用人工化學合成方法所製得的有機色素,主要是以煤焦油中分離出來的苯胺染料爲原料製成的.大量的研究報告指出,幾乎所有的合成色素都不能向人體提供營養物質,某些合成色素甚至會危害人體健康.據了解,轉化脂肪、精製穀物製品、食鹽、高果糖漿四種成分是在加工食品中最多見的,這幾種成分危害著人體健康.
轉化脂肪主要見於麵包店鬆餅、爽脆的餅乾、微波爐爆米花和快餐店的油炸薯條等食品中.據最新研究顯示,轉化脂肪對心臟的危害是飽和脂肪的兩倍,估計每年能引起3萬至10萬人因心臟病提前死亡.
如果你選擇精製穀物製品如白麵包、白米飯或白麵食而放棄全穀物的話,患心臟病的危險可增加30%以上.稱是「由小麥粉或全穀物製造」或白麵包上撒一些麵包片或塗些褐色糖漿等食品與原有的精製穀物一樣,有增加高膽固醇、高血壓、心臟病發作、胰島素抵抗、糖尿病或腹部肥胖的危險.
有研究者提出高果糖漿可能會擾亂人體新陳代謝,增加患心臟病和糖尿病危險.
身體會保留更多體液以稀釋血液中的過量鈉.因而增加了血液的容量,促使心臟搏動更費力;同時會使靜脈和動脈變得狹窄,會使血液升高.
「甜蜜素」也叫環己基氨基磺酸鈉,通常是指環己基氨基磺酸的鈉鹽或鈣鹽.「甜蜜素」的甜味純 正,甜度通常認爲是蔗糖的30倍,在美國曾成爲一種消費量很大的人工甜味劑,公認爲安全物質,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969年.這一年美國國家科學院研究委員會收到有關甜蜜素爲致癌物的實驗證據,其副作用:對肝臟及神經系統有影響,對代謝排毒能力較弱的老人、孕婦、小孩的危害則更爲明顯,目前我國常出現食品甜蜜素使用過量的情況,出口食口也曾因甜蜜素超標被退回.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爲此立即發布規定嚴格限制使用,並於1970年8月發出了全面禁止的命令.1982年9月,Abbott實驗室和能量控制委員會在大量試驗事實的基礎上,以最新的研究事實證明甜蜜素的食用安全性,許多國際組織也相繼發表大量評論明確表示甜蜜素爲安全物質,但FDA至今還沒有最終解決這個問題.儘管如此,目前仍有許多國家(包括我國)繼續承認甜蜜素的甜味劑地位,允許甜蜜素的使用.
有些若過量也有危害,如:檸檬酸、甜菊糖苷、阿斯巴甜、甜蜜素、芬蘭白色素、香蘭素、乙基麥芽酚、山梨酸鉀„..基本上都沒有危害,只要它的添加得不過量.
亞硝酸鈉(護色劑)的副作用:過量食入可麻痺血管運動中樞、呼吸中樞及周圍血管,更可疑的是有一定致癌性.
D-異抗壞血酸鈉(抗氧化劑)的副作用:基本無害,但是過量攝入會導致一系列的腸道與皮膚疾病.
糖精鈉(甜味劑):糖精鈉是一種人工合成的甜味劑,又稱可溶性糖精,是糖精的鈉鹽.一般認爲糖精鈉在體內不被分解,不被利用,大部分從尿排出而不損害腎功能.(果脯大量含有)
副作用:致癌的可能性尚未完全排除.
咖啡因(其它)的副作用:大劑量或長期使用也會對人體造成損害,特別是它有成癮性,一旦停用會出現精神萎頓、渾身睏乏疲軟等各種戒斷症狀.咖啡因就不僅作用於大腦皮層,還能直接興奮延髓,引起陣發性驚厥和骨骼震顫,損害肝、胃、腎等重要內臟器官.
同時大量的事實證明食品添加劑是利大於弊的.
1.合成色素.在許多果味水、果味粉、果子露、汽水、配製酒、紅綠絲、罐頭等食品中大量應用.2007年《柳葉刀》雜誌上發表的一份英國研究顯示,攝入人造色素會加劇孩子的多動症症狀.專業人士表示,兒童是最應該避免攝入人工色素的人羣.爲了取悅兒童,許多兒童食品中都含多種人工色素,對此家長們應提高警惕.在選擇兒童食品時,應儘量遠離色彩過於鮮艷的產品.
2.高果糖玉米糖漿.這是一種由玉米製成的糖漿,不僅使用在糖果中,在碳酸類飲料中更爲常見.有一種觀點認爲,它會增加肥胖和患上2型糖尿病的風險.從嚴格意義上講,高果糖玉米糖漿不能算作食品添加劑,其實它和蔗糖一樣都是糖,都有熱量,只是口味更清甜,還有保水性,喝了這種糖漿配製的飲料之後,人們幾乎沒有飽的感覺,不知不覺就會多喝,從而可能增加肥胖危險. 3.苯甲酸鈉.有食品專家認爲,飲料同時含有苯甲酸鈉與維生素C這兩種成分,可能產生相互作用生成苯.苯是一種致癌物.但這種說法尚未得到化學專家們的一致認同.苯甲酸鈉在人體內能自行代謝,通過日常小便無毒排出.不過,苯甲酸鈉在體內的代謝主要是在肝臟部位,對於肝臟功能不好的人,建議少喝飲料.
4.亞硝酸鈉.在肉類加工中被廣泛使用,香腸、肉罐頭等都含有這種添加劑.有一種理論認爲,攝入大量的亞硝酸鈉會導致胃癌.漂白劑:氧化漂白劑可使食品的營養成分遭到氧化破壞.消費者在購買時要認清「原色」食品再購買.食品的外表異乎尋常的光亮和雪白,可能會有問題.
再如麵粉中的增白劑過氧化苯甲醯的使用雖有一定的好處,如是外觀更好看,賣相好,讓麵粉的白度穩定,最終能提高小麥粉的等級和價格.同時過氧化苯甲醯的分解產物苯甲酸,可殺死麵粉中的某些微生物,起到一定的殺菌防黴作用,對麵粉的保管和儲藏有些益處,延長了麵粉的保質期.
但過氧化苯甲醯能使黃色的胡蘿蔔素褪色,而且會使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B1、葉酸遭到破壞,從而降低了麵粉的營養價值.
更爲嚴重的是過多的過氧化苯甲醯帶來的危害,這方面的研究和報導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過氧化苯甲醯及其分解物會加重肝臟負擔,嚴重時肝、腎會出現病理變化,對生長和壽命都有潛在的危害;對於肝功能衰竭的人和肝功能損傷患者,因其生物轉化機能減弱,解毒能力差,食用含有過量增白劑的麵粉顯然是不適宜的.即使對於肝功能健全的人,長期食用含有超量增白劑的麵粉,也會造成危害.增白劑的加入,讓麵粉更加美白,提高了麵粉的等級,給消費者以高品質的錯覺,讓消費者更容易接受麵粉企業的產品,幫助麵粉企業賣出了產品,提高了銷量,而最終對於消費者的健康卻沒有絲毫的好處!
大量毒理學試驗和事實表明食品添加劑尤其是化學合成的添加劑對人體健康有害,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食品添加劑的危害遠大於對食品產生的好處,因此應該加強食品添加劑的監督管理,嚴格控制食品添加劑的使用量和使用種類.爭取最大化的減小食品添加劑對人類飲食造成的不良影響,以減小因加入食品添加劑而引食品毒害.所以食品添加劑是利大於弊的.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