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斷題:A、B、C、D四種微粒的核電荷數依次增大,但都不超過18,A微粒失去二個電子後呈中性;A、B、C三種微粒的核外電
題目:
推斷題:A、B、C、D四種微粒的核電荷數依次增大,但都不超過18,A微粒失去二個電子後呈中性;A、B、C三種微粒的核外電子層結構相同.且A與C可形成CA型離子化合物;B和D微粒均不顯電性,D微粒的第一層比第三層少5個電子.試判斷:
(1)A微粒的符號______;
(2)B微粒的名稱______;
(3)A與C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是______;
(4)D微粒的結構示意圖是______.
解答:
①微粒D不顯電性,其第一層比第三層少5個電子.從這句話可以判斷出D是Cl原子. 所以A、B、C的核電荷數都小於17;
②微粒A失去2個電子後呈中性.這句話說明A微粒帶兩個單位的負電荷,應該就是氧離子(結合核電荷數小於17,且依次增大),核外電子層結構爲2、8結構;
③A、B、C三種微粒的核外電子的核外電子層結構相同,B不顯電性,微粒內質子數與電子數相同,且A、C可形成CA型離子化合物.這句話說明B是原子,爲Ne原子;C微粒爲鎂離子,可與氧離子結合成氧化鎂(MgO)離子化合物.
綜上所述,A爲O2-,B爲Ne(原子),C爲Mg2+,D爲Cl(原子).因爲四種必須都是微粒.
故答案爲:O2-,氖,MgO,.
試題解析:
微粒D不顯電性,其第一層比第三層少5個電子.從這句話可以判斷出D是Cl原子.然後根據已知條件,逐一推斷即可.
名師點評:
本題考點: 物質的鑑別、推斷;原子的定義與構成;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
考點點評: 推斷題是中考化學題中的一種常見題型,它涉及的知識面廣,題型多樣,變化複雜,條件隱蔽,容易出錯,是一種既考查知識,又考查能力的題型.要解答好推斷題,應熟練掌握以下幾方面:
1.常見物質的性質
2.常見物質的反應規律
3.某些化學反應的特殊現象
解題的關鍵:是在審題的基礎上找准解題的突破口.經過分析,歸納,推理,得出正確的答案.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