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制度始於哪個朝代?中國科舉制度的發展歷程

題目:

科舉制度始於哪個朝代?中國科舉制度的發展歷程

解答:

中國科舉制度的發展歷程科舉制度始於哪個朝代科舉是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制從隋朝大業元年(605年)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爲止,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科舉是中國古代封建統治者爲選拔人才資源,而設置的一種考試制度,讓讀書人參加的人才選拔考試,學而優則仕的一種制度. 科舉制的殿試部分是由皇帝親自主持、以分科考試形式錄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魏晉以來,採用九品中正制,官員大多從各地高門權貴的子弟中選拔.權貴子弟無論優劣,都可以做官.許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實學的人,卻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擔任高官.爲改變這種弊端,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來選舉人才.隋煬帝時期正式設置進士科,考核參選者對時事的看法,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我國科舉制度正式誕生. 也是現代選拔公務員的一種制度,改名爲「國考」 科舉以前的人才制度秦朝以前,採用「世卿世祿」制度,後來逐步引入軍功爵制.西周時,天子分封天下.周禮之下,社會階級分明.管理國家由天子、諸侯、卿、士分級負責.而各階層依照血緣世襲.到了東周,穩定的制度開始崩潰,於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爲各國的國君服務. 到了漢朝,分封制度逐漸被廢,皇帝中央集權得以加強.皇帝爲管理國家,需要提拔民間人材.當時採用的是察舉制與徵辟制,前者是由各級地方推薦德才兼備的人材,後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會徵辟人才.由州推舉的稱爲秀才,由郡推舉的稱爲孝廉.察舉制缺乏客觀的評選準則,雖有連坐制度,但後期逐漸出現地方官員徇私,所薦者不實的現象.徵辟制也存在著種種弊端. 魏文帝時,陳羣創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員,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間人才,分爲九品錄用.晉、六朝時沿用此制.九品中正制是察舉制的改良,主要分別是將察舉之權,由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員負責.但是,這制度始終是由地方官選拔人才.魏晉時代,世族勢力強大,常影響中正官考核人才,後來甚至所憑準則僅限於門第出身.於是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現象.不但堵塞了民間人材,還讓世族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影響皇帝的權力 隋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起源中國古代科舉制度最早起源於隋代.隋朝統一全國後,隋文帝爲了適應封建經濟和政治關係的發展變化,爲了擴大封建統治階級參與政權的要求,加強中央集權,於是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歸中央,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他令"諸州歲貢三人"參加考試,合格者可以做官.據史載,開皇三年(583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詔舉「賢良」.開皇十八年(598年)七月,又令京官五品以上,總管,刺史,以「志行修謹」「清平幹濟」二科舉人.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四月,詔令文武官員有職事者,可以「孝悌有聞」「德行敦厚」「結義可稱」「操履清潔」「強毅正直」「執憲不饒」「學業優敏」「文才秀美」「才堪將略」「膂力驕壯」等10科舉人.大業五年(609年)正月,又詔令諸郡以「學業該通,才藝優洽」「膂力驕壯,超絕等倫」「在官勤慎,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強御」等4科舉人.大業年間,隋煬帝還設置明經,進士二科,並以「試策」取士,這標誌著科舉制正式誕生了.進士一詞初見於《禮記·王制》篇,其本義爲可以進受爵祿之義.當時主要考時務策,就是有關當時國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論文,叫試策.這種分科取士,以試策取士的辦法,在當時雖是草創時期,並不形成制度,但把讀書、應考和作官三者緊密結合起來,揭開中國選舉史上新的一頁.唐玄宗時禮部尚書沈既濟對這個歷史性的變化有過中肯的評價:「前代選用,皆州郡察舉……至於齊隋,不勝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權而歸於吏部.自隋罷外選,招天下之人,聚於京師春還秋住,烏聚雲合.」 唐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完備隋朝滅亡後,唐朝的帝王承襲了隋朝傳下來的人才選拔制度,並做了進一步的完善.由此,科舉制度逐漸完備起來.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是完善科舉制的關鍵人物.在唐朝,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爲人重視.俊士等科不經常舉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後來漸廢.所以,明經、進士兩科便成爲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進士考時務策和詩賦、文章,明經考時務策與經義;前者難,後者易). 唐高宗以後進士科尤爲時人所重.唐朝許多宰相大多是進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生徒,一個是鄉貢.由京師及州縣學館出身,而送往尚書省受試者叫生徒;不由學館而先經州縣考試,及第後再送尚書省應試者叫鄉貢.由鄉貢入京應試者通稱舉人.州縣考試稱爲解試,尚書省的考試通稱省試,或禮部試.禮部試都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闈也就是考場的意思. 明經、進士兩科,最初都只是試策,考試的內容爲經義或時務.後來兩種考試的科目雖有變化,但基本精神是進士重詩賦,明經重帖經、墨義.所謂帖經,就是將經書任揭一頁,將左右兩邊蒙上,中間只開一行,再用紙帖蓋三字,令試者填充.墨義是對經文的字句作簡單的筆試.帖經與墨義,只要熟讀經傳和注釋就可中試,詩賦則需要具有文學才能.進士科得第很難,所以當時流傳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 常科考試最初由吏部考功員外郎主持,後改由禮部侍郎主持,稱「權知貢舉」.進士及第稱「登龍門」,第一名曰狀元或狀頭.同榜人要湊錢舉行慶賀活動,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園探采名花,稱探花使.要集體到杏園參加宴會,叫探花宴.宴會以後,同到慈恩寺的大雁塔下題名以顯其榮耀,所以把又把中進士稱爲「雁塔題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後》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遍長安花.」所以,春風得意又成爲進士及第的代稱.常科登第後,還要經吏部考試,叫選試.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職.唐代大家柳宗元進士及第後,以博學宏詞,被即刻授予「集賢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試落選,只能到節度使那兒去當幕僚,再爭取得到國家正式委任的官職.韓愈在考中進士後,三次選試都未通過,不得不去擔任節度使的幕僚,才踏進官場. 唐代取士,不僅看考試成績,還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薦.因此,考生紛紛奔走於公卿門下,向他們投獻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禮部投的叫公卷,向達官貴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確實使有才能的人顯露頭角,如詩人白居易向顧況投詩《賦得原上草》受到老詩人的極力稱讚.但是弄虛作假,欺世盜名的也不乏其人.唐太宗重視人才的培養和選拔.他即位後,大大擴充了國學的規模,擴建學舍,增加學員. 武則天載初元年二月,女皇親自「策問貢人於洛成殿」,這是我國科舉制度中殿試的開始,但在唐代並沒有形成制度. 在唐代還產生了武舉.武舉開始於武則天長安二年,公元702年.應武舉的考生來源於鄉貢,由兵部主考.考試科目有馬射、步射、平射、馬槍、負重摔交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類升」.而在唐代最著名的武狀元便是郭子儀了. 唐玄宗時,詩賦成爲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容.他在位期間,曾在長安、洛陽宮殿八次親自面試科舉應試者,錄取很多很有才學的人.開元年間,任用高官主持考試,提高了科舉考試的地位,以後成爲定製. 宋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改革時期宋代的科舉,大體同唐代一樣,有常科、制科和武舉.宋代「重文輕武」,所以也很重視科舉考試,但後期導致選官過冗過濫.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爲減少,其中進士科仍然最受重視,進士一等多數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進士科爲宰相科.宋呂祖謙說:「進士之科,往往皆爲將相,皆極通顯.」當時有焚香禮進士之語.進士科之外,其它科目總稱諸科.宋代科舉,在形式和內容上都進行了重大的改革. 首先,宋代的科舉放寬了錄取和作用的範圍.宋代進士分爲三等:一等稱進士及第;二等稱進士出身;三等賜同進士出身.由於擴大了錄取範圍,名額也成倍增加.唐代錄取進士,每次不過二、三十人,少則幾人、十幾人.宋代每次錄取多達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對於屢考不第的考生,允許他們在遇到皇帝策試時,報名參加附試,叫特奏名.也可奏請皇帝開恩,賞賜出身資格,委派官吏,開後世恩科的先例. 宋代確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級考試制度.宋初科舉,僅有兩級考試制度.一級是由各州舉行的取解試,一級是禮部舉行的省試.宋太祖爲了選拔真正踏實於封建統治而又有才幹的人擔任官職,爲之服務,於開寶六年實行殿試.自此以後,殿試成爲科舉制度的最高一級的考試,並正式確立了州試、省試和殿試的三級科舉考試制度.殿試以後,不須再經吏部考試,直接授官.宋太祖還下令,考試及第後,不准對考官稱師門,或自稱門生.這樣,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門生.殿試後分三甲放榜.南宋以後,還要舉行皇帝宣布登科進士名次的典禮,並賜宴於瓊苑,故稱瓊林宴,以後各代仿效,遂成定製.宋代科舉,最初是每年舉行一次,有時一、兩年不定.實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爲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進行考試,第二年春天,由禮部進行考試.省試當年進行殿試. 從宋代開始,科舉開始實行糊名和謄錄,並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從隋唐開科取士之後,徇私舞弊現象越來越嚴重.對此,宋代統治者採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謄錄製度的建立.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貫等密封起來,又稱「彌封」或「封彌」.宋太宗時,根據陳靖的建議,對殿試實行糊名制.後來,宋仁宗下詔省試、州試均實行糊名制.但是,糊名之後,還可以認識字畫.根據袁州人李夷賓建議,將考生的試卷另行謄錄.考官評閱試卷時,不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連考生的字跡也無從辨認.這種制度,對於防止主考官徇情取捨的確產生了很大的效力.但是,到了北宋末年,由於政治日趨腐敗,此項制度也就流於形式了.宋代在考試形式上的改革,不但沒有革除科舉的痼疾,反而使它進一步惡化. 宋代科舉在考試內容上也作了較大的改革.宋代科舉基本上沿襲唐制,進士科考帖經、墨義和詩賦,弊病很大.進士以聲韻爲務,多昧古今;明經只強記博誦,而其義理,學而無用.王安石任參知政事後,對科舉考試的內容著手進行改革,取消詩賦、帖經、墨義,專以經義、論、策取士.所謂經義,與論相似,是篇短文,只限於用經書中的語句作題目,並用經書中的意思去發揮.王安石對考試內容的改革,在於通經致用.熙寧八年,宋神宗下令廢除詩賦、貼經、墨義取士,頒發王安石的《三經新義》和論、策取士.並把《易官義》《詩經》《書經》《周禮》《禮記》稱爲大經,《論語》《孟子》稱爲兼經,定爲應考士子的必讀書.規定進士考試爲四場:一場考大經,二場考兼經,三場考論,最後一場考策.殿試僅考策,限千字以上.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蘇軾等人的反對.後來隨著政治鬥爭的變化,《三經新義》被取消,有時考詩賦,有時考經義,有時兼而有之,變換不定. 宋代的科考分爲三級:解試(州試)、省試(由禮部舉行)和殿試.解試由各地方進行,通過的舉人可以進京參加省試.省試在貢院內進行,連考三天.爲了防止作弊,考官俱爲臨時委派,並由多人擔任.考官獲任後要即赴貢院,不得與外界往來,稱爲鎖院.考生到達貢院後,要對號入座,同考官一樣不得離場.試卷要糊名、謄錄,並且由多人閱卷.而殿試則於宮內舉行,由皇帝親自主持及定出名次.自宋代起,凡於殿試中進士者皆即授官,不需要再經吏部選試. 南、北宋三百二十年,總共開科一百一十八次.取進士二萬人以上.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